ENG

退保人人有責 勿向商界開刀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退休保障諮詢文件出爐,對於扶貧委員會拋出的兩個模擬方案,即「不論貧富」(不設資產限制)和「有經濟需要」(8 萬元資產上限)方案,社會初步的反應似乎頗為兩極。我則認為,問題的癥結,在於退休保障的開支總額,與社會整體的負擔能力,能否達至平衡。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硬推全民退保,這究竟是靈丹妙藥,抑或糖衣毒藥?

假如不用埋單計數,純粹高叫政治口號,退休保障當然是愈多愈好;可是,要行之有效地落實退保計劃,「錢從何來」是不能迴避的問題。

現時全港約有110 萬名65 歲或以上長者,佔整體人口約15%;按照政府最新估算,隨着本港人口老化,至2044年,長者人口將佔整體人口約三分之一;到2064年,長者數目更飈升至258萬,勞動人口卻回落至311萬,即平均每1000 名青壯年人,便要供養831 名長者及兒童。

「羊毛出在羊身上」,要落實人人有份的退休保障,勢必引發大幅加稅或開徵新稅。諮詢文件指出,若採納「不論貧富」方案,需要增加利得稅率4.2個百分點,或增加薪俸稅標準稅率8.3個百分點;另一些解決財政問題的途徑,則是開徵商品及服務稅等新稅,或者由僱主僱員共同承擔薪俸老年稅等。

有團體批評,政府以加稅「恐嚇」市民,實際上全民退保有其他融資方案,包括由政府撥500 至1000 億元成立種子基金、由勞資雙方同時為計劃供款,甚至向逾千萬盈利的企業額外徵收利得稅等。我則認為,由政府注資種子基金,說到底還是要納稅人「埋單」;由勞資雙方共同供款,在政治上是行不通,因為不論打工仔抑或僱主,也不願為退休方案「包底」;至於向企業「開刀」,更加有違香港奉行的簡單稅率和低稅制,甚至引發政治和經濟雙重危機!

福利政策難收回政府須慎之又慎

必須指出,對於加稅問題,工商界是強烈反對的。

香港得以有今天的成就,有賴不少跨國企業在香港投資,而它們選擇在香港落戶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我們的簡單稅制和低稅率。如果貿然改變稅率和稅制,必會帶來不明朗的因素,投資者亦會重新計算是否值得來港投資。

近年周邊地區正學習我們的長處,新加坡已經將利得稅調低至17%,只較香港高0.5個百分點。如果香港反過來提出加稅,豈不是要將香港的競爭力拱手相讓?

再者,《基本法》保障香港的簡單稅率和低稅制,如果要開徵新稅、增加利得稅,甚至按企業盈利和僱員薪酬,將繳稅比率分級,有可能引發違反基本法規定的爭議。

前車可鑑,任何福利政策一旦落實便難以收回。在高福利政策的歐洲國家,納稅人都將近半甚至過半的收入上繳政府。如果當權者為了討好選民,不惜大開福利之門,整個社會都要賠上沉重代價。因此,對於部分社會人士步步進逼的福利訴求,政府必須慎之又慎。

誠然,退休保障不單是政府責任,也是個人責任。

因此社會除了要完善退休保障計劃,做到老有所依,也要獎勵對經濟發展有承擔的人;否則,如果「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只會讓福利開支無止境地增加。

至於諮詢文件所提及的對冲問題,我認為,政府在沒有充分評估取消對冲對香港經濟及勞工市場的影響之前,不應該取消或者分階段取消對冲。如果政府一意孤行,為贏取掌聲而向商界開刀,只會令勞資關係更加緊張,商界亦不會妥協。

(刊於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