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推動經濟重啟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近月疫情全球大流行,各行各業大受影響,除了旅遊和會展業、飲食業首當其衝外,很多中小企及不同業界都面對生存問題。政府公佈首季失業率上升至百分之四點二,近十年來高位。然而數字滯後仲未反映最新失業情況,預計往後數字仍會攀升,情況十分嚴峻。
近月疫情全球大流行,各行各業大受影響,除了旅遊和會展業、飲食業首當其衝外,很多中小企及不同業界都面對生存問題。政府公佈首季失業率上升至百分之四點二,近十年來高位。然而數字滯後仲未反映最新失業情況,預計往後數字仍會攀升,情況十分嚴峻。
大半年的社會動盪加上新冠疫情肆虐,令本已水深火熱中的企業及廣大打工仔雪上加霜。近三個月來,我和經民聯的同事急市民所急,三番四次敦促政府推出多輪的防疫紓困措施,並透過《財政預算案》向市民發放應急錢。然而,政府接連推出的支援措施,卻在立法會內被反對派處處拉布阻撓,他們更揚言會否決《預算案》、以「攬炒」拖垮政府。可悲的是,廣大香港市民卻無辜地負上沉重的代價。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公民黨郭榮鏗等反對派議員為了一己政治私利,惡意拖延,令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下簡稱內會)歷經半年仍未能選出主席,幾近癱瘓整個議會運作。港澳辦和中聯辦近日多次公開譴責反對派搞「政治攬炒」、罔顧民生福祉。一眾反對派則像被擊中要害,不停撲出來鼓噪,批評「『兩辦』干預香港內部事務」云云。
一如所料,失業率進一步攀升至4.2%,較上次統計上升0.5個百分點,其中零售、住宿、膳食服務業失業率急升至6.8%,餐飲服務業和建造業分別急升至8.6%和8.5%,多項數字都是2008、09年金融海嘯後的高位。由於今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打擊沉重,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相當依賴中國和海外市場去復蘇本地經濟,預料情况仍會惡化下去。上星期六通過了的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集中於「保就業,撐企業」,但就忽略了「救失業」。最新一期失業率反映成立失業援助金已是刻不容緩,而且必須是容許個人名義申請的,金額也要比綜援高,才能起到作用。
財爺,司長,日前您出席電台節目時依然非常堅定地斷然拒絕對樓市的「減辣」要求。認為現階段如果「撤辣」會將樓市再度炒起。
我覺得您對樓市過於樂觀,低估了香港遭受衝擊以及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對香港影響。其實我更傾向於前財經事務局局長陳家強教授的看法,即「疫情危機才剛開始,不排除最終演變成金融危機」。
維護國家安全,每一個公民、每一個城市都有責任。香港需要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去推進自身發展,以及應對外圍環境的挑戰。然而,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工作,始終不夠完善。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指出,要盡快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層面下功夫,該制定的制定,該修改的修改,該激活的激活,決不能讓香港成為國家安全的風險口。這是值得社會各界深思的議題。
香港正處於困難的時刻。在「修例風波」與新冠肺炎雙重夾擊下,本港經濟陷入「寒冬」,消費停頓,百業蕭條,結業潮、失業潮接踵而至。香港特區政府由去年7、8月開始,已推出多次救市、救人措施,亦推出了兩次逾1600億元的抗疫基金,目的是在香港困難的環境下,落實「撐企業、保就業、紓民困」的政策措施。各方面人士無論政見為何,現在最需要的是同心協力,攜手抗疫,共渡難關。
政府在四月七日向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提交東涌綫鐵路延綫的文件,宣布邀請港鐵作詳細規劃及設計,標誌着《鐵路發展策略二○一四》提出的七個鐵路項目,在拖延六年後終於敲定第一項。
繼早前一系列紓困措施後,上周政府再公佈總額達一千三百七十五億元的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為有需要的企業和市民提供支援。今次疫情對民生、各行各業營商都造成極大衝擊,我們經民聯一眾議員多次向政府建議,要求紓困措施加碼,尤其是支援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業界,當中不少建議都獲政府接納。
隨着外地回港的入境人數下降,確診人數有所回落;同時公營及私營醫療系統員工默默付出,市民對醫護人員支持及配合、同心抗疫,令人感到鼓舞。疫情仍然嚴峻,大家應繼續保持個人衞生及警覺,減少社交及聚集,攜手減低社區傳播的風險。誠然,疫情後如何加快經濟復甦,將會是議政的關鍵;可是,立法會內卻上演一齣齣「拉布」鬧劇,至今還有反對派議員拿民生作賭注,以「攬炒」行為阻礙香港走出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