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完善政府架構 提升管治能力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近日立法會有以「檢討及重組政府架構」為題的動議辯論。我認為,不論哪一位特首參選人當選,領導下屆政府,這番討論都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有利於完善政府架構,進一步提升管治能力。現屆特區政府的一些施政範疇表現未盡如人意,除了議會「拉布」等人為政治因素之外,恐怕也有制度和架構上的原因。本人期望社會各界可以放下政治爭拗,以務實態度檢視政府架構的不足之處,促請當局在適當時候作出優化和重組,讓香港能夠把握機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維護「一國」 把握「兩制」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近年,一些人更刻意只提「兩制」而忽略「一國」,甚至提出「港獨」主張,不斷挑戰「一國」的權威,更借「兩制」下的自由而鼓吹「港獨」。因此,我在本年的政協提案中,特別建議由內地與本地的教育專家合作,共同編寫權威國民教育的教材,加強全面交流,從而抵制「港獨」思潮的蔓延。港人應該自覺維護「一國」的尊嚴,把握「兩制」所帶來的機遇,才能令香港繼續長治久安,繁榮穩定。

友誼的小船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香港樂壇就好似一個大家庭,歌手、作曲人、填詞人,大家平時都係好朋友,不過好似王菀之(Ivana)同張敬軒(Hins)咁,喺舞台上如此有默契,都幾難得。上個周末,Ivana同Hins首次合作開concert《The Magical Teeter Totter張敬軒•王菀之演唱會2017》,一連四晚於紅館上演。

「地從何來」乏共識 房屋規劃多阻力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目前房屋問題是香港最大的民生問題,這問題又與土地供應問題密不可分。地從何來?這關乎社會各界能否認真商討本港未來的發展願景和民生需要,尋求必要的共識。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到,可思考利用郊野公園內小量生態價值不高、公眾享用價值較低、位於邊陲地帶的土地用作公營房屋、非牟利老人院等非地產用途。這些議題涉及不同地區和眾多持份者,難免引發爭議。如果不認真商討解決這些爭議,要推動落實香港的各項規劃和發展項目,必將阻力重重。

法治的警號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隨着《基本法》、「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落實,香港轉瞬間已回歸祖國將近二十年。幾乎沒人會否認,良好的司法制度和法治精神是使香港在國際社會中嶄露頭角的基石。近幾年,隨着「佔中」打開「潘多拉的盒子」,從反水貨客衝突、去年元旦的旺角暴亂,再到今屆立法會的宣誓辱華事件,最終導致全國人大常委會主動釋法。年輕人的法治觀念往往反映在一些大型事件中如佔中等,令人憂慮。

EXO香港再開show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韓國娛樂文化強勁,「韓風」席捲亞洲以至全球。人氣男團EXO上個周末嚟到香港,一連兩晚喺Asia World Expo演唱會。不少年輕朋友鍾情韓星,而家交通愈來愈方便,各地年輕人亦都興起到周邊地區睇show順道旅行。今次喺亞洲博覽館開show,雖然離市區較遠,不過對於專程搭飛機來港嘅海外歌手同fans嚟講,位置fit晒。如果將來啟德體育園區嘅場館落成啟用,搭郵輪嚟香港睇show,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更加可以帶旺消費和過夜旅客增長。

社會福祉須重視 議會拉布速停止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近年,立法會的「拉布戰」成為新常態,反對派議員在財務委員會及工務小組委員會以不同方式和手段拉布,情況日趨嚴重。工務小組審議進度嚴重落後,令工程建造業界人士十分擔心。若然未能如期獲財委會通過撥款,部分進行中的工程可能要停工,並導致出現政府違約、「拖數」的情況,令大批中小型建造商面臨周轉不靈,甚至倒閉,工人生計亦受損。因此,我和業界人士都促請反對派議員以民生為重,以市民大眾的福祉為重,盡快批出積壓的工務工程撥款。同時,特區政府應盡快檢視和整理現有工務工程清單,按輕重緩急制定落實次序,設法避免令工務工程出現「斷層」,或令工程業界「斷糧」。

新財爺 新思維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下周三公布,對於廣大市民來說,當然希望新任財爺陳茂波能夠「派糖」,令大家都能嘗到香港經濟發展的一絲甜頭;我更期望政府在「開源」方面能夠引入新思維,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改善營商環境,吸引海內外投資,擴大中產及扶助中小企。作為有承擔的政府,必會迎難而上,帶領香港與時並進。我期待新財爺的首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