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金融界要緊抓大灣區機遇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今年三月份全國人大政協會議期間,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港澳篇章部分明確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大灣區」規劃迅即成為各界的關注焦點所在。

總理這番話,畫龍點睛的一部分,就是在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時,要「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換言之,就是要港澳兩個特區,以自己的優勢去為大灣區發展出力,就是看好港澳自身的優勢,能夠在國家政策上做到取長補短。那麼,香港的獨特優勢是什麼?

特首梁振英此前已經作了一個非常詳盡、獨到的判斷。他提到,在大灣區11個城市當中,高度國際化是香港最獨特的優勢。而香港高度國際化不單只是在經濟活動、商貿方面,而是在社會、生活文化,方方面面都是高度國際化。特首指出,香港的國際化是可以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城市提供國際化的需要,使香港和內地城市可以共同和更加好的發展;香港國際化亦可以讓香港成為「超級聯繫人」,一方面聯繫內地,另一方面聯繫國際。

香港股市有必要加強深度廣度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也是國際金融中心,我們有着符合國際標準的監管制度、良好的法治基礎,眾多出色的專業人才,多年來累積的國際交往經驗,在在都可在大灣區城市群的發展上大派用場。因為這項優勢是內地城市暫時仍未能趕及,正是香港的尚餘優勢所在,更可充分利用我們在金融方面的優勢,在灣區經濟中發揮龍頭作用。

早前人民銀行與金管局聯合公告,將開展兩地「債券通」,這對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就是有了北上後南下的「債券通」,其對於整個金融體系的裨益仍只會是局部性的,政策仍有待深化,才能令業界廣泛受惠。我相信,唯有推出「新股通」,如在大灣區先行先試,才能令互聯互通的真正意義發揮得淋漓盡致。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周三在立法會書面回應本人就大灣區金融發展機遇的問題時,明言香港在「首次公開招股集資(IPO)實力強勁,可以為大灣區內的企業提供全面的投融資選擇,並可吸引全球投資者」。換言之,香港股票市場集資能力強是無庸置疑的。

只是,香港股票市場每日平均成交額才700億至800億元,有必要加強深度和廣度,以至提高市場交易額,才能吸引跨國企業的目光來港投資。故除了吸引大灣區的企業來港上市,如能落實「新股通」,開放IPO給大灣區的專業投資者甚或居民,來港參與新股上市認購,自必可以增加本港股票市場的深度、廣度和活力。這將連帶進一步推動大灣區內的經濟發展及擴大投資機遇,絕對可以說是一個「多贏方案」。

香港證券界可扮演更積極角色

同一時間,我認為香港證券界可以在大灣區發展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香港證券業界在這個國際金融中心打滾多年,從業員大多有充足的國際視野,亦了解市場運作,如果能直接為內地投資者提供股票買賣及諮詢服務,將可以為內地投資者提供更佳的投資體驗。基於CEPA早已有框架容許香港證券業界北上發展,但受制於資本要求令本地中小券商難以越過深圳河創業,本人建議內地監管部門可以降低資本限制,讓香港證券業界在大灣區內設立辦事處,為區內居民提供「港股通」買賣業務。而譚局長早前在回覆本人的書面提問時,明言會爭取放寬港資金融機構進入大灣區的門檻,筆者期望特區政府稍後能為業界帶來進一步的好消息。

過去香港秉承「立足中國,融合國際」的理念,成為內地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國際投資者接觸內地企業的樞紐平台,這方面成績斐然。筆者深信,只要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的政策互相配合,並以祖國的金融安全為大前提,香港金融服務業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之中將會迎來海量的機遇,我們必定要好好把握。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早前也表示,粵港澳三方一定要緊密合作,把握各自獨特優勢,核心問題是把人才、物流、資金流進一步聯通。我想只要大家都以優勢互補、共創雙贏的角度出發,便可以無往而不利。

(刊於 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