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滑警號起須防激進害港 (方平) – 評論文章
最新的日經8月份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4.4,跌至2009年初以來最低,7月份的數據為48.2,顯示本港的經濟情況正快速轉差,響起警鐘。零售、旅遊業下跌的情況較為顯著,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本港7月零售銷貨總額按年跌2.8%至376億元,綜合1至7月則累計下跌1.8%。
最新的日經8月份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4.4,跌至2009年初以來最低,7月份的數據為48.2,顯示本港的經濟情況正快速轉差,響起警鐘。零售、旅遊業下跌的情況較為顯著,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本港7月零售銷貨總額按年跌2.8%至376億元,綜合1至7月則累計下跌1.8%。
昨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北京。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閱兵大典,一萬二千名官兵雲集天安門,三軍儀仗隊的颯爽英姿,矯健威武的步操、先進的武器裝備……一個國力強大的國家,充分展現在世人面前。能夠站在觀禮台上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我感到十分榮幸。
「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藍圖,體現了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致力促進新型的區域經濟合作,達至基建設施、貿易物流、金融投資等方面的互聯互通,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而透過深化與港澳台合作,發揮地區的獨特優勢,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不僅能夠令香港優化產業結構,加強整體競爭力,更能為新一代向上流動創造更多機遇。
近日有數則新聞與港珠澳大橋相關,再次引發一些人所謂「大白象工程」的議論,亦有人質疑香港在鄰近地區的競爭中會否被邊緣化,筆者認為值得認真探討。據報道,特首梁振英在八月十二日率領問責官員訪問珠海時,珠海市委李嘉書記透露,大橋的內地主要工程預計明年基本完成。
近日全球各個主要股票市場大幅波動,石油及黃金價格亦屢創近年新低,令人擔心新一輪環球金融危機。作為細小開放經濟體的香港,無可避免受到外圍經濟因素的衝擊,無論是企業抑或是市民都無法置身事外。
政改表決之後,學民思潮提出《基本法》2047 年後的延續問題,更得到公民黨和應。2047只是反對派在「後政改時代」打造的偽命題,但有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兼港區人大代表接受報章訪問時曾以香港2047 年後何去何從為命題,提出3 個選項:一國一制、一國兩制或者獨立。不過,討論2047 年後以香港獨立為其中一個選項,正正墮入激進分子設下的圈套。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日前透露,今年7月訪港數字按年下跌8.4%, 內地旅客跌9.8%,外地旅客則跌3%,8月上半月旅客則按年跌2.1%,內地旅客及外地旅客分別下跌1.4%及4.8%。平心而論,今年暑假期間訪港旅客大幅下跌,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
為甚麼最近電話騙案這麼猖狂?一連幾天,我的立法會辦公室都收到類似的電話。雖然早前立法會秘書處有出信提醒各位職員,但騙徒的猖狂程度有增無減,仍舊大搖大擺地打着中聯辦、內地公安局的名義在香港這個地方放肆。
香港是一個高度消費型社會,人均浪費量極高,對堆填區及垃圾收集系統已造成負荷。因此政府必須有完整的計劃措施,策劃適合的環保推廣活動,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推動、實踐「源頭減廢、分類回收、廢物重用」的生活方式。在環保教育的過程中,傳播知識是尤其重要的部分,其中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在社區上深耕細作,深入各個階層,在地區層面上推廣「節能、減廢」的文化。
近期內地社會和金融市場相繼出現災難:天津日前發生大爆炸,死傷枕藉;7月A股股災,哀鴻遍野。兩場災難令人痛心,暴露內地監管制度的不足,同時卻突顯香港在安全監管、危機處理等軟實力方面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