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六十年後重演牡丹亭驚夢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香港是個古今中西文化共融的城市,有本地電影、荷李活大片,亦有饒富韻味的傳統粵劇。粵劇於○九年獲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香港首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粵劇,在我們細路哥的時候,絕對是主要娛樂。粵劇寶貴之處,不只因為它是「歷史悠久」的集體回憶,當中的曲詞,更是滿滿的文學底蘊,用詞精練,很多曲目亦是出自名著。粵劇劇作家唐滌生先生的作品更是殿堂之作,其中唐先生的經典、任白戲寶《牡丹亭驚夢》,於一九五六年於利舞臺首演,闊別六十年後,今年將再現演藝學院舞臺。

今次邀請得任白入室弟子陳寶珠、梅雪詩(阿嗲)領銜主演,合演的還有多位大老倌:尤聲普、任冰兒、阮兆輝、廖國森等。今次《牡丹亭驚夢》演出消息公佈後,吸引大批忠實戲迷,訂飛柯打接不停,唔少戲迷大呻「撲飛」艱難。加場後,現在共演出十六場,寶珠姐仲同大家講,依家每周練功練足五日,要以最佳狀態示人。

香港地少人多,社區文化娛樂用地緊張,戲院數目不在話下,粵劇戲曲演出場地更是買少見少。位於北角的新光戲院幾經波折才得以繼續經營。大家知道,創作人最怕無地方展示作品,如果可以增加演出場地,讓市民接觸多啲,培養更多年輕觀眾群,絕對有助傳統文化傳承,對業界和香港文化發展來說,係一件好事。

粵劇盛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是廣東文化的精髓﹔而香港的粵劇,更加有其特色,絕對值得保育。要讓粵劇獲得傳承,就要讓它獲得自己的生命。粵劇不僅是一個傳統藝術行業,它更有深厚文化歷史,如果加上文化產業的概念,在全球化大趨勢下,絕對有機會成為一個粵劇百老滙。

(刊於 頭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