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切合實際 跟上形勢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全國兩會已經過半,在今年的會議當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結合「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以及如何落實各項民生工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各界關注的要點。香港如何切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把握國家發展的契機,從而穩定社會,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惟望港人放下偏見,着眼長遠。

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指出,要深化內地和港澳地區的合作,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繼續鞏固香港在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積極的作用。這是國家對香港發展的定位和期待。

政府工作報告亦特別提到,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這帶出一個重要訊息是,香港既要按照《基本法》辦事,更要以《憲法》為前提。不能只談「兩制」而忽略「一國」。

勿讓下一代被邊緣化

然而,近年香港社會撕裂嚴重,青少年受到「本土」和「激進」力量的影響,不僅沒有正確認識國家與香港的關係,身分認同存在,國家民族感薄弱,容易造成香港的社會不穩,亦影響兩地人民的關係。

香港社會對於「十三.五」規劃,以及「一帶一路」政策的認識不多,把目光只聚焦於我們腳下的「一畝三分地」。香港的反對派人士,更是只顧選票利益,刻意煽動和誤導群眾,將國家的計畫和政策矮化、妖魔化。香港青少年在這種社會氛圍和輿論影響下,對國家認識不深,甚至有些反感,更遑論要他們愛國愛港,投身國家發展之中。

香港的這些問題已經逼在眉睫,如不對症下藥,不僅難以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為香港經濟找準定位重新出發;一旦處理不好,易造成社會不穩,衍生更多矛盾衝突,而我們下一代的發展亦可能被「邊緣化」,日後更難以有更多出路。因此,特區政府有需要與內地相關部門合作,以更多元化、更貼近年輕人的方式,去引導他們認識國情,加強他們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通過溝通交流令他
們開闊視野,認識國家的發展趨勢,才能更好地建設香港,實現個人價值。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