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使香港陷暴力深淵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激進分子發起的所謂「黎明行動」,令香港陷入最黑暗的時期。他們為達到「三罷」的目標,竟公然破壞地鐵及堵塞馬路,導致市民上班上課大混亂,有人更四處掟汽油彈、到商場大肆破壞,甚至火燒不同政見的市民,試問這是文明社會、國際之都容得下的行為嗎?
激進分子發起的所謂「黎明行動」,令香港陷入最黑暗的時期。他們為達到「三罷」的目標,竟公然破壞地鐵及堵塞馬路,導致市民上班上課大混亂,有人更四處掟汽油彈、到商場大肆破壞,甚至火燒不同政見的市民,試問這是文明社會、國際之都容得下的行為嗎?
過去四日發生了多宗令人觸目驚心的暴力事件,激進示威者「私了」不同政見的平民,情況變得愈來愈嚴重。前日在馬鞍山,一名男子因與示威者口角衝突,結果在眾目睽睽之下遭人淋易燃液體並點火,頓成火人,要送院治理,據報四成皮膚燒傷,情況危殆,殘忍程度令人震驚。
我今個星期飛了去上海,與特區政府官員和業界朋友一道,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貿發局今年繼續在會場設置展區,吸引香港企業參展,希望協助業界拓展內銷市場。
自從今年初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以來,社會上已充斥各種失實言論,有人刻意散布虛假的消息,誇大毫無根據的猜測來抹黑政府。很明顯,造謠是為了製造社會混亂,迷惑人心。當激烈的街頭衝突爆發之後,我們更見到鋪天蓋地的謠言,以煽情誇張的手法傳達到香港的每一個街角。謠言止於智者,可惜在沸沸揚揚的社會之中,圖文並茂更適合已經情緒化的大眾,香港彷彿容不下一點理性思考的空間。
持續近5個月的「反修例風波」中,最令我痛心的,是有人刻意挑起族群爭端,將在香港的福建人,抹黑為暴徒,見人就打。身為福建人的一分子,我不得不為福建人說句公道話,福建人一向和諧共處,從不會無事生事,撩是鬥非。福建人團結互助、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尤其在北角這個小社區中,幾乎人人都相識,根本不會無端在北角打人。對於這種企圖分化香港人的做法,我予以嚴厲譴責。
政府推出了3輪紓困措施,涉及金額逾200億元,但公眾反應冷淡。反觀李嘉誠基金會上月底宣布撥款2億元,合資格的中小型食肆每間可於今個月底前獲發6萬元「應急錢」,立即廣受中小企和飲食業界歡迎。他們形容李嘉誠先生的計劃是「及時雨」,但政府措施則不僅遠水不能救近火,最大問題是效率太慢。筆者近期積極倡議政府參考英國處理2011年騷亂的經驗,成立委員會調查騷亂成因以及調撥資源讓法院加快處理案件之外,支援受騷亂影響的市民和商戶的做法也值得借鏡。
日前立法會終於審議通過《二○一九年稅務(修訂)(稅務寬免)條例草案》,令人百感交集。該條例草案旨在落實《二○一九至二○二○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中,對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及利得稅扣減百分之七十五的措施,本來已安排在六月二十六日的會議審議。但事與願違,議會的議事日程其後遭到非建制派議員的嚴重干擾,而立法會大樓也在七月一日遭到暴徒嚴重損毀,以至條例草案延擱到十月二十三日才重新列入大會議程。本年度會期開始以來,連行政長官在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和舉行相關答問會都無法正常進行,不少市民都非常期望,議會盡快恢復正常的議事環境和議事程序。
今個星期,貿發局去到英國倫敦推廣香港的商貿服務,並在當地舉行了年度周年晚宴。英國是香港在歐洲地區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超過七百多間英國企業,在香港設有辦事處。兩地商貿往來、文化交流一直以來聯繫緊密。貿發局自一九八三年起,每年都會在倫敦舉行周年晚宴,至今已有超過三十五年歷史。今次我首次以貿發局主席身份參加。今次晚宴我們邀請了陳茂波司長及英國財政部經濟事務秘書John Glen擔任主禮嘉賓,與四百多位當地政府官員和商界領袖共聚一堂,共同探討兩地商貿合作。
香港經歷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八年全球金融海嘯後,仍屹立不倒,可見我們有良好的經濟根基;然而在近幾個月的社會運動中,卻出現「攬炒」的局面,市民的日常生活已受到嚴重影響,香港正被暴力拖入深淵。面對與日俱增的衝擊和破壞行動,社會急需冷靜下來,以「求同存異」代替「玉石俱焚」的態度,思考香港未來的路該如何走下去。
為了緩和社會的緊張氣氛,特區政府釋出善意,早前積極構建對話平台,希望有助恢復社會秩序,但抗爭者仍然不願意與政府官員對話,暴力持續升溫。目前,暴力事件已經嚴重影響到香港社會的民生及經濟發展,甚至即將到來的區議會換屆選舉,都受到影響。筆者呼籲各方要以香港整體利益為考慮,持續的暴力行為,只會將淪落了的香港,留給我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