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為港堅定信心指明路向
經民聯籲各界聚焦經濟民生團結奮鬥

中共二十大今日(10月16日)在北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向大會作報告指出,「一國兩制」是港澳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促進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經民聯對此表示熱烈歡迎和支持。經民聯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進一步為香港未來發展堅定信心,指明路向,為香港由治及興提供龐大的新機遇。聯盟呼籲社會各界深入學習和領會二十大精神,一起推經濟,惠民生,共同為「一國兩制」事業團結奮鬥,為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

重振香港「聯通世界」優勢(林建岳) – 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放寬入境檢疫安排至「0+3」,逐步實現「零隔離」,對恢復香港與國際接軌至關重要,全社會必須急起直追,進一步增強經濟動能。我們經民聯亦為此提出一系列務實建議,希望爭取中央支持,兩地共同協作舉辦更多大型論壇及展覽會,鞏固香港國際商貿中心地位,重振香港「聯通世界」的地位和優勢,並助力國家對外開放。

共建宜居香港 貫通海濱長廊(李超宇) – 評論文章

近年政府透過65億元優化海濱專項撥款開展了多項工程,積極發展港島及九龍海濱長廊。現時港島海濱長廊長達7.4公里,連貫石塘咀至炮台山,未來更有望通過東區走廊的行人板道將港島北海濱長廊伸延至北角。九龍區方面,現時在西九龍、尖沙咀至紅磡、啟德及觀塘亦設有多個海濱都會公園。近日市建局公布將在土瓜灣海濱啟動兩個重建項目,重建後將騰出約20米闊的海濱長廊連接啟德,由此可見政府重視優化海濱空間。香港人煙稠密,公共空間十分寶貴,海濱的發展為市民提供了優質的公共空間,亦提高了城市的宜居性,做法值得肯定。

覓地建屋須前瞻 復常振興開新篇(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下周三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備受各界關注。經民聯核心成員於9月上旬曾與行政長官李家超會面,向他提交新一份施政報告建議書,以「迎新格局 共謀發展 同開新篇」為主題,就四大主軸、十二大範疇合共提出108項建議,促請特區政府盡快制訂復常通關路線圖,挽留企業和人才,加快疫後復甦。經民聯認為,房屋和土地問題仍然是香港短中期面對的主要挑戰,因此聯盟特別撰寫了一份《善用土地 加快建屋》研究報告,連同施政報告建議書一併提交給特首,就如何善用土地、提速建屋提出八大專項建議,務求盡快突破本港土地及房屋供應困局。

施政報告要「對症下藥」解決社會問題(李超宇) – 評論文章

現屆政府上任剛過百日,有民意調查顯示特首李家超支持率高達49%,民望淨值創下自2018年8月以來的新高,顯示市民對現屆政府具一定信心。現屆政府甫上任便開展了多項工作,包括成立了四個工作小組,處理跨代貧窮、土地房屋供應、公營房屋項目、地區事項統籌等事宜,凸顯現屆政府處理民生問題的決心,態度值得鼓勵。政府所推出的「共創明『Teen』計劃」,雖然參與名額有限,但亦是解決跨代貧窮的好開始。「全港清潔運動」旨在重點清理全港街道和後巷的衛生黑點,令環境衛生有顯著的改善。現屆政府經過審慎考慮,將檢疫措施放寬至「0+3」,亦初步符合社會各界的期望。

放寬限制 穩步達致復常(李超宇) – 評論文章

「0+3」安排自上月26日起實施,至今已逾一週。一如早前坊間所料,方案對港人外遊吸引力較大,政府甫宣佈有關安排,前往東京、曼谷、大阪、首爾和新加坡等地的機票訂單量已即時急增;但外地旅客入境人數也不無增長。據入境處資料,安排實施首週外地旅客入境人次為3,737,比上週增長逾四成。當然數字與疫情前每週6位數字的入境人次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對本地業界幫助僅屬杯水車薪,政府宜在醫療體系足以應付的前提下,盡早放寬檢疫安排至「0+0」,穩步達致「復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