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啟德規劃,配合九龍東發展議案 – 發言 (盧偉國)
啟德新發展區是本港現時最大的市區臨海發展計劃,總面積逾320公頃。除了郵輪碼頭,還有酒店和零售等旅遊設施、體育場館、商業和住宅用地等。將啟德發展成為九龍的新核心區域,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既為香港的發展注入新動力,也為市民提供居住的空間,也帶來不少創業和就業的機會。
啟德新發展區是本港現時最大的市區臨海發展計劃,總面積逾320公頃。除了郵輪碼頭,還有酒店和零售等旅遊設施、體育場館、商業和住宅用地等。將啟德發展成為九龍的新核心區域,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既為香港的發展注入新動力,也為市民提供居住的空間,也帶來不少創業和就業的機會。
過去數年,我跟工業總會以至是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經民聯”)的同事,也曾在立法會內外多番向政府表達意見,指出如要發展知識型經濟,便不能只向金融和地產業傾斜,而在發展服務時,亦不應忽略我們固有的優勢和其他專業服務。
從內部因素來看,香港長期過分依賴金融、地產和銷售等行業,令經濟結構欠缺多元發展,弊病日益明顯。亦由於缺乏新的經濟增長動力,難以創造更多的優質職業崗位,令年青人日漸缺少向上流動的機會, 衍生不少社會民生問題。
財政司司長在財政預算案中已宣布預留資源,落實本年度施政報告提出的環保措施,一方面動用100億元,資助淘汰高污染柴油商業車輛;另一方面為「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注資50億元,支援社區環保活動。盡管如此,本港環保政策與市民和業界的訴求與願景相比,仍有頗大距離。
有意見認為,「限奶令」暫時滿足本港對「民粹」的需要,卻傷害血濃於水、中港一家親的「民族」感情。但凡涉及兩地關係,涉及「內交」,我們必須小心處理,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
要改善就業條件,首先必須不斷裝備自己,累積經驗,因為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容否認,部分行業存在僧多粥少的情況,升職加薪並不容易,大企業有否提
供適當的培訓幫助年輕人?政府又應如何加大力度幫助他們走出困局?
現階段,政府並未提出政改諮詢的時間表及具體方案。我認為,如果現時便斷定政府將來會上演一場「假普選」、將會拋出一個不合乎民主程序的方案,因此現在開始便要與政府抗爭,這想法未免太過武斷,不利雙方建立互信。
政府因應早前出現的奶粉荒問題,匆忙於本月1日推出修訂《2012年進出口(一般)(修訂)規例》,嚴限攜帶奶粉出境的數量,違例者一經定罪,可被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兩年。有關措施,在議會內外,以至遠至北京,都引發了一場小風波。
深水埗作為一個新舊並存的社區,居住密度擠逼、發展不平衡的情況早已是顯而易見。早於○九年中政府首次提出在上述「六號地盤」興建公屋群時,本人已指出,「西九四小龍」本身已是地區土地規劃失調的產物:四個私人屋苑緊靠在一起,發展密度已高得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