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衝擊 不容姑息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政改方案表決在即,觀乎現時形勢,通過政改的機會似乎並不樂觀。可是,激進派又豈容方案有一絲機會過關?民陣、學民思潮及多個曾參與「佔領」行動的團體,已部署在周日的遊行後,一連數天在立法會外集會,名則對抗「假普選」,實則向溫和泛民施壓,甚至隨時以暴力衝擊立法會。
政改方案表決在即,觀乎現時形勢,通過政改的機會似乎並不樂觀。可是,激進派又豈容方案有一絲機會過關?民陣、學民思潮及多個曾參與「佔領」行動的團體,已部署在周日的遊行後,一連數天在立法會外集會,名則對抗「假普選」,實則向溫和泛民施壓,甚至隨時以暴力衝擊立法會。
「國際標準」是反對派照搬西方一套的「心魔」。歐盟駐港領事明言,民主制度是需要循序漸進,不斷改善的,這次的方案是注入了更高的民主成分,對香港民主進程是一個進步。否決方案只會令溫和反對派既落得阻礙香港落實普選的駡名,亦可能失去話語權且席位不保,更不會爭取到一個比目前方案更滿足他們意願的新方案。如此得不償失的決定,溫和反對派應心中有數。
政改方案表決在即,3 位中央官員早前在深圳與立法會議員會面被不少媒體解讀為中央「攤牌」,令泛民否決政改「幾無懸念」;但經民聯認為,中央在表決前夕闡述一貫的原則,時機恰當,有利釐清政改底線,讓社會作理性判斷,反觀泛民對中央的解說存有種種誤解,無助香港政制發展的討論和通過。
南韓爆發被稱作新沙士的中東呼吸綜合症,至今造成三十五人染病,逾千人被隔離。更有患者經香港進入廣東惠州,令粵港兩地政府立即戒備,嚴防新沙士傳入兩地。經歷過二○○三年沙士爆發,香港人至今猶有餘悸,對死亡率高達四成的新沙士更不敢掉以輕心,政府及社會各界都應全面合作,嚴防疫症。
隨着步入經濟全球化及生產自動化的時代,一些勞工密集的工種將會被自動化取代,例如機場管理局今年試行安裝行李搬運機械,將行李搬上轉盤,再轉到集裝箱,提升員工的效率。一些被視為要“用腦”的職位亦受到威脅,美聯社便引入了Automated Insights,透過“機械人寫手”每季可以生產超過3萬篇金融報道。我們在考慮是否就標準工時立法時,必須同時考慮市場的轉變。
從歷史角度看,擺在我們眼前的政改方案所達到的,無論如何也是歷來最民主的選舉制度。希望反對派議員能夠深入思考,仔細權衡,明智抉擇,支持政改方案,不要再在「死胡同」中亂鑽。
如果今次政改通過,2017 年香港人便能史上首次投票選出自己的特首,更是中國境內首次有地方普選行政長官,絕對是令人期盼的歷史時刻。但目前社會對於政改卻瀰漫着悲觀的情緒。香港政治氣氛暮氣沉沉,社會撕裂對立,到底是誰之過?
甚麼是親子教育?「子」是指子女,「親」就是指子女以外的家庭內部成員,主要指子女的父母。親子教育不同於我們通常理解的以家長為中心的「家庭教育」和以兒童為中心的「兒童教育」,其核心內容是父母與其子女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長。親子教育是指通過對父母的培訓和提升而達到的對親子關係的調適,從而更好地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的一種培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