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彌補旅業不足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旅遊業是本港支柱產業。自由行政策實施十多年來,為香港經濟發展貢獻良多並提供了大量職位。近年由於訪港旅客增加,加上「一簽多行」衍生的「水貨客」問題,引起兩地居民的矛盾。近月的訪港旅客數字及消費數據顯示,內地訪港旅客的意慾有下降趨勢,消費力亦不如以往。加之「一周一行」政策逐步落實,特區政府及旅遊業界必須正視問題,尋求出路,以繼續鞏固本港亞洲國際都會及優質旅遊城市的地位。

「一帶一路」先機 你抓得住嗎?(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一帶一路」是一項由國家牽頭的大型新興經濟體概念,貫穿歐非大陸,連接東亞及歐洲經濟圈,中間的腹地國家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在現今世界經濟漸趨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區域合作更是一個先機。在國家的牽頭下,沿綫國家可以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溝通方式,推動全面的多邊、雙邊國家、區域、經濟體合作。各行各業可以藉着「一帶一路」的平台,更加容易打入當地市場。

全城一心合力抗「鉛」(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鉛水」危機下並非互相究責的時候,社會應給予政府空間處理,讓獨立調查委員會在不受政治干擾的環境下開展工作。反對派議員堅持由立法會運用權力及特權法調查事件,不但會令調查蒙上政治色彩,時機亦不恰當,對受影響居民亦無實質幫助。香港多年的發展軌跡告訴我們,只要團結一致,從危機找出契機,就能克服眼前的挑戰和難題。

經民聯歡迎政府委任調查委員會 徹查食水含鉛事件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對政府今日(7月17日)決定,委任由法官領導調查委員會進行獨立全面調查食水含鉛事件表示歡迎,希望能盡快找出食水含鉛的成因、裁定責任、檢視公共食水系統設計和監管標準等、並提出建議改善,確保食水安全,防止日後發生同類事件,恢復巿民對食水安全的信心。

網絡雙刃劍 言行應謹慎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隨着網絡社交媒體興起,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發表意見及轉載資訊,雖然帶來方便,但亦帶來新的問題。今年四月,一位台灣女藝人自殺身亡,遺書提到她難以忍受網絡上的批評,最終選擇輕生;早前台灣粉塵爆炸案,八仙嶺山火生還者張潤衡亦因探望傷者引發爭議,甚至被指是當年山火的原兇,最終在壓力下辭職及道歉。

啟晴鉛水事件:危機處理的試金石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經常標榜香港是世界上食水最安全的地區之一,水務署一向不鼓勵巿民使用住宅用濾水器,因為一旦保養不當,濾水器反而會成為細菌溫牀。至於啟晴邨,則是近年最受歡迎和好評的新落成公屋,當時獲派啟晴邨公屋的街坊都說猶如中頭獎。偏偏,在香港這個食水安全之都的「公屋王」啟晴邨,食水含鉛量竟然超標,更禍不單行發現有居民患上退伍軍人症,弄得人心惶惶。

經民聯約見運房局代表跟進食水含鉛事件

近日發現有食水樣本含鉛量超出世衞標準,事件原因仍未查明,令不少市民憂慮食水水質問題,擔心長期飲用影響健康。經民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林健鋒、盧偉國博士及張華峰,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博士,聯同葵青區議會主席方平、區議員李志強等多名地區人士,今日(7月16日)和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會晤和務實交流,促請政府要全面檢視,盡快找出食水含鉛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

《2014年保險公司(修訂)條例草案》恢復二讀 – 發言 (梁君彥)

主席,我代表經民聯發言支持《2014年保險公司(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恢復二讀。保險對很多香港市民來說並不陌生,意外有保險,生病看醫生有醫療保險,旅行有旅遊保險,買車有第三保、車保,家居有家居保險,還有儲蓄保險、人壽保險,甚至寵物也能購買保險。越多人買保險,大家便越關心保險的保障範圍、銷售手法、索償程序、相關規管及從業員的操守是否符合大家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