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為香港的福建人說句公道話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持續近5個月的「反修例風波」中,最令我痛心的,是有人刻意挑起族群爭端,將在香港的福建人,抹黑為暴徒,見人就打。身為福建人的一分子,我不得不為福建人說句公道話,福建人一向和諧共處,從不會無事生事,撩是鬥非。福建人團結互助、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尤其在北角這個小社區中,幾乎人人都相識,根本不會無端在北角打人。對於這種企圖分化香港人的做法,我予以嚴厲譴責。

經民聯歡迎16項便利港人措施
冀粵港澳三地「大門小門一齊開」 盡快落實

行政長官昨日(11月6日)在北京出席由韓正副總理領導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並公布是次會議通過落實16項便利港人到大灣區發展的優惠措施,經民聯表示歡迎,期望行政長官繼續透過小組的渠道,為香港爭取更多優惠措施,為發展粵港澳大灣區作出貢獻;打破「大門開,小門不開」的障礙,政府不同部門須與內地各部委加快就落實有關措施開展詳細討論,盡快有效落實有關建議。

支援無辜受害人要快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政府推出了3輪紓困措施,涉及金額逾200億元,但公眾反應冷淡。反觀李嘉誠基金會上月底宣布撥款2億元,合資格的中小型食肆每間可於今個月底前獲發6萬元「應急錢」,立即廣受中小企和飲食業界歡迎。他們形容李嘉誠先生的計劃是「及時雨」,但政府措施則不僅遠水不能救近火,最大問題是效率太慢。筆者近期積極倡議政府參考英國處理2011年騷亂的經驗,成立委員會調查騷亂成因以及調撥資源讓法院加快處理案件之外,支援受騷亂影響的市民和商戶的做法也值得借鏡。

撐企業 保就業 惠民生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日前立法會終於審議通過《二○一九年稅務(修訂)(稅務寬免)條例草案》,令人百感交集。該條例草案旨在落實《二○一九至二○二○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中,對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及利得稅扣減百分之七十五的措施,本來已安排在六月二十六日的會議審議。但事與願違,議會的議事日程其後遭到非建制派議員的嚴重干擾,而立法會大樓也在七月一日遭到暴徒嚴重損毀,以至條例草案延擱到十月二十三日才重新列入大會議程。本年度會期開始以來,連行政長官在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和舉行相關答問會都無法正常進行,不少市民都非常期望,議會盡快恢復正常的議事環境和議事程序。

鞏固商誼 共拓商機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今個星期,貿發局去到英國倫敦推廣香港的商貿服務,並在當地舉行了年度周年晚宴。英國是香港在歐洲地區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超過七百多間英國企業,在香港設有辦事處。兩地商貿往來、文化交流一直以來聯繫緊密。貿發局自一九八三年起,每年都會在倫敦舉行周年晚宴,至今已有超過三十五年歷史。今次我首次以貿發局主席身份參加。今次晚宴我們邀請了陳茂波司長及英國財政部經濟事務秘書John Glen擔任主禮嘉賓,與四百多位當地政府官員和商界領袖共聚一堂,共同探討兩地商貿合作。

求同存異 化險為夷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香港經歷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八年全球金融海嘯後,仍屹立不倒,可見我們有良好的經濟根基;然而在近幾個月的社會運動中,卻出現「攬炒」的局面,市民的日常生活已受到嚴重影響,香港正被暴力拖入深淵。面對與日俱增的衝擊和破壞行動,社會急需冷靜下來,以「求同存異」代替「玉石俱焚」的態度,思考香港未來的路該如何走下去。

珍惜香港 愛護孩子 (張俊勇) – 評論文章

為了緩和社會的緊張氣氛,特區政府釋出善意,早前積極構建對話平台,希望有助恢復社會秩序,但抗爭者仍然不願意與政府官員對話,暴力持續升溫。目前,暴力事件已經嚴重影響到香港社會的民生及經濟發展,甚至即將到來的區議會換屆選舉,都受到影響。筆者呼籲各方要以香港整體利益為考慮,持續的暴力行為,只會將淪落了的香港,留給我們的下一代。

英國2011年治亂方法的啟示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英國在二○一一年騷亂後成立的「騷亂、社區與受害者委員會」(Riots, Communities and Victims Panel),檢討騷亂成因,以免政府失去一整代年輕人的信任。它雖然不是法定的獨立調查委員會,但在執政黨和在野黨的共識下,公眾認可委員會的公信力,各方面的團體和個人都樂意參與委員會的調查訪問,希望意見能被寫進委員會的報告。委員會提供了一個平台,讓社會平和理性地檢視騷亂造成的傷痛,政府根據報告作相應改善,整頓施政,經驗值得香港借鑑。

標本兼治 方得始終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反修例示威持續四個月,遊行示威、暴力破壞充斥着每一個周末。不但經濟及市民的生活大受影響,旅客亦因為香港動盪的局勢而卻步。與旅遊業息息相關的零售、餐飲、酒店等各行業遭受嚴重衝擊,每況愈下。因應業界的困難,我們多次要求特區政府推出「特別措施」協助業界度過難關。近日,政府接連推出惠及旅遊業界及中小企的撐企業保就業措施,雖說可解決燃眉之急,但長遠而言,要盡快止暴制亂,讓社會回復正常,才是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