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勿輕言修改《基本法》(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政改之後,大家仍然到處見到「公民提名,必不可少」的口號。泛民有人焚燒《基本法》、噓國歌,要求修改《基本法》,甚至要討論二○四七年後的香港憲制問題。反對派中更多是要求重啟五部曲。泛民也顯得十分焦急,因為他們曾告訴巿民「否決政改」,就是否決人大「八.三一」決定。此等謊言很快會被識破。

請向激進主義說不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反對派要特首選舉制度可以讓他們的人當選特首才收貨。但若真是這樣,恐怕很多香港人都會很害怕,因為由他們接納的方案選出來的特首,既沒有民主胸襟,又充滿民粹色彩,香港前途黯淡。筆者衷心希望,反對派改掉他們寧可一拍兩散都不妥協的強硬立場,抵制「港獨」、激進主義危險勢力,用新思維去處理與中央、特區政府及建制派的關係,一齊為香港人做點實事。

否決政改「泛民」必成最大輸家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梁國雄編造了一個有人利誘他支持政改的故事,更稱擔心傳媒沒有興趣,而虛構出一億元的金額。這場自編自導之戲,卻在短短一天之內由他自己揭穿,原因耐人尋味,亦可能包括他懼怕「紙包不住火」,甚至牽連他的友好,終而惹出大麻煩而已。

否決政改反對派太傻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現在是香港歷史的關鍵時刻,從憲制、從「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角度,否決政改只會對香港造成損害。筆者絕對看不到如何俊仁所說,否決政改等於否決了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這種講法不符中國憲法及香港基本法,只是空想,誤導群眾。政改能否通過,關鍵在於反對派中願意為歷史大局作妥協的立法會議員一念之間作出正確決定,這是需要道德勇氣的抉擇。

本土派無情 泛民無影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在港逾期居留九年,身世坎坷的懷仔到底應否獲政府酌情授予居港權,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討論的激烈程度絕不亞於回歸初期的吳嘉玲、談雅然、莊豐源等案。但不知道大家有否注意到一個微妙的分別,過去多宗涉及居留權的事件,泛民都會發動龐大的社會輿論壓力,為弱勢、為爭取居留權的人士出頭。今次懷仔事件,網民尤其是「本土派」激進分子對懷仔殘酷攻擊,令人心寒,更令人側目的是一班泛民中的人道主義者在事件中噤若寒蟬,連泛民的社福界代表也鴉雀無聲!

司法協助能解一地兩檢之結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每次討論高鐵「一地兩檢」,總會有人指內地人員來港執法會違反《基本法》及「一國兩制」。近期有人建議由內地訂立全國性法律,納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授權港方人員代表內地部門執行內地法律, 以做到「一地兩檢」。其實內地人員來港執法的指控是子虛烏有,內地與香港若能在有關問題上達成司法互助安排,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教協應打正旗號做政黨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坐擁八萬多名會員,是香港會員人數最多,規模最龐大的教師工會,立法會教育界別唯一一個議席亦由教協代表出任。故此不難理解,公眾會將教協在政治事件的取態當成全體會員以至整個教育界的立場。但近年教協愈來愈政治化,立場更是愈來愈激進,例如通過偏頗的通識科教材向學生及其成員教師宣傳違法活動,甚至散播港獨思想。

《基本法》是中國法與普通法結晶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談到《基本法》的誕生,我總喜歡用一個比喻,那就是《基本法》實乃普通法與中國法的結晶。《基本法》本身是中國法律的一種,《基本法》的各處都流露出這特徵,例如第十八條提及的全國性法律,第一百五十八條提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權,第一百五十九條提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修改權等等。另一方面,她又充滿着普通法的生命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