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經民聯晤財爺提《預算案》補充建議
企業打工仔齊受疫情影響
不反對全民派錢盡快紓困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陰霾重創本港各行各業,市民生計大受影響。經民聯領導今日(2月19日)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會面,提出對《財政預算案》的補充建議,包括由政府提供全額擔保助企業取得低息貸款、全民派錢紓困、確保建造業工作鏈、供應鏈及資金鏈穩定、放寬證券業界申請科技券的限制、容許延期交稅、暫緩企業及市民的預繳稅等。經民聯領導在會見傳媒時表示,不少香港企業已經奄奄一息,打工仔飯碗朝不保夕,再次促請特區政府要「急市民所急」,趁工商界仍有「一絲氣息」時要快手紓困,切勿待企業出現倒閉潮時才出手支援。

「等運到」是政府的死穴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從去年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首次公布「病毒性肺炎」病例至今已經兩個半月。民調顯示市民對政府防疫抗疫的表現,不滿意率高達75%。有評論說今屆政府問責班子以政務官為首腦和骨幹,暴露出因循守舊和反應慢的缺點。但回顧2009年豬流感襲港,時任特首曾蔭權及多名司局長也是AO出身,當時香港出現全亞洲首宗確診案例,政府果斷將防疫級別提升至緊急,要求灣仔維景酒店300多名住客、職員隔離7日,成為防疫工作的「教科書範例」。

促成立抗疫應變基金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政府前日宣布進一步關閉四個關口,現時香港對外聯繫只餘下機場、深圳灣、港珠澳大橋及啟德郵輪碼頭。但在公布後,兩家跨境巴士公司旋即宣布加密來往香港市區深圳灣的班次,更馬上加開新路綫。港珠澳大橋則兩度延長了小型客車免費措施,由一月三十日延至二月八日才結束。兩項措施都明顯與特首說要令跨境旅客不方便以壓縮人流的想法背道而馳。政府「手腦不協調」,很難怪市民對前日的公布「不收貨」。運輸署有沒有與跨境巴士做好溝通?政府有沒有向大橋管理局力陳免費通車對三地防疫的弊處呢? 

經民聯成員與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會面
希望中央助港穩定口罩等防疫物資供應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擾港,經民聯黨團領導今天(2月3日)上午到中央駐港聯絡辦與副主任譚鐵牛院士會面,反映香港社會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廣泛關注和訴求。聯盟希望中央政府協助香港穩定口罩等防疫物資的供應,以穩定香港民心,支持市民同心抗疫。

勿再錯過 抗疫黃金期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爆竹一聲除舊歲,本欄庚子年首次和各位讀者見面,先向大家拜年,祝大家新年進步,家庭幸福,身體健康,香港百業興旺,和氣生財,人人康泰。今年新年人人都減少外出,拜年都改用電話及互聯網,話題當然圍繞着大家是否去了內地過節,有沒有去過武漢、湖北,家裏是否有足夠的口罩,可謂今年過年的奇景。

政府終於頑石點頭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十年前,我已開始倡議「活化」紅磡碼頭,並指出政府也必需「活化」腦袋,方能成事。同樣的道理也需應用於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只有羅局長腦袋先「活化」,方能推行德政。「遲做總比不做好,晚來總比不來強。」等到脖子都長,「忽然」等到政府在一個星期前回應筆者及廣大市民的民生訴求,宣布擴大「二元乘車優惠」受惠年齡,由現時的六十五歲放寬至六十歲或以上長者,令逾五十七萬的六十至六十四歲長者可受惠。此項德政,當然要先過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的關。不過,香港人雖然善忘,卻不是失憶的,相信大部分市民仍然記得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曾「不食人間煙火」地將長者綜緩合資格年齡由六十歲提高至六十五歲的一幕。

癱瘓內會阻國歌法 實屬政治低智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香港作為中國的領土,有人在球賽上噓自己國歌,還有人唱國歌被人毆打,國慶日有黑衣人到處擲汽油彈、縱火、大肆破壞,我的辦事處當天亦被擲3個汽油彈……當時火焰冒煙,嚴重危害樓上居民的人身安全。郭榮鏗作為法律界代表一直未與暴力割席,即使有法官被指名道姓地在法院大樓的牆壁以侮辱性的字句攻擊、惡意起底、人身安全受嚴重威脅,他也只是輕輕地說了「不恰當」及「遺憾」。

經民聯倡設65億「五大環衞專項基金」
全面改善香港衞生環境
預防社區傳染病

香港近日出現多宗不明肺炎懷疑個案,引起公眾對公共衞生的關注。經民聯近期就社區環境衞生問題進行系列專項研究,並於今日(1月9日)發佈《改善全港社區環境衞生系列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特區政府的環境衞生工作存在不少問題,經民聯提出設立總值65億元的「五大環衞專項基金」、展開全港性環境衛生運動、設立高層級清潔策劃專責委員會、針對性處理「三無大廈」環境衞生問題、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創科優勢推動智慧環衞等八項建議,以改善香港社區衞生環境,避免成為傳染病的傳播媒介。

騷亂疫症夾擊 考驗政府應變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二○一九年除夕,突然傳來武漢爆發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的新聞,兩天之後就輪到香港出現懷疑個案,旋即勾起很多香港人對二○○三年沙士襲港的夢魘。特區政府本身已經要應付經濟轉差,反修例騷亂兩大難題,現在還要兼顧防疫,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況且香港現正值冬季流感高峰期,公立醫院人手病牀緊絀,持續了半年的反修例運動亦令不少環境衞生服務受到影響甚至停頓,更加考驗政府的應變能力和市民公德心及衞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