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等運到」是政府的死穴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從去年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首次公布「病毒性肺炎」病例至今已經兩個半月。民調顯示市民對政府防疫抗疫的表現,不滿意率高達75%。有評論說今屆政府問責班子以政務官為首腦和骨幹,暴露出因循守舊和反應慢的缺點。但回顧2009年豬流感襲港,時任特首曾蔭權及多名司局長也是AO出身,當時香港出現全亞洲首宗確診案例,政府果斷將防疫級別提升至緊急,要求灣仔維景酒店300多名住客、職員隔離7日,成為防疫工作的「教科書範例」。

錯過「阻截危機」黄金時機

過年前後內地旅客入境以及數十萬香港居民從內地各區返港,大大增加社區傳疫風險。我早前已經提出政府應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以隔離措施阻止疫情惡化。我多次提出短期旅客入境要出示醫生紙,已取得工作或讀書等簽證者,入境後必須自我隔離14日,港人從內地返港也須自我隔離14日。惜政府一直拖拖拉拉,到2月5日才決定經內地入境人士需強制檢疫14日,其時已有從內地回港的香港居民確診及死亡個案。隔離令要等2月8日時才執行,已錯過黄金時機去阻截大量人流回港後到處在社區活動、造成社區疫症爆發的危機。

另外,香港市民經歷過2003年沙士一役,很多人都聞肺炎色變,一聽到武漢有肺炎便搶購口罩。筆者所屬的經民聯1月5日訂購一批口罩,供應商1月22日來貨只有約2萬個,在過年前不足兩天我們已全數免費派完。當時,街坊已大排長龍拿口罩,我心知不妙,早已提醒政府必須確保市場有足夠口罩供應。1月8日立法會大會的緊急質詢,陳肇始局長仍說預料兩周後就會恢復供應……

針對口罩問題,筆者早前建議根據《儲備商品(進出口及儲備存貨管制)規例》(第296A章),監管口罩的進口量、存貨量,在緊急情况下更可限制最高批發價。當時香港市面尚有不少口罩,只是部分黑心商戶囤積抬價,令到「有口罩無人買」,但不見政府有任何回應。現在疫情擴散至外國,全球對口罩的需求熾熱,多國陸續禁止口罩出口,批發商入貨也有困難,政府現時才監控已經於事無補,並可能出現商人不能賺錢,無貨到的情况。

在疫情爆發的危機當中,作為政府,絕對不能「等運到」,否則官員責任難逃,而害慘的確實是香港社會。

(刊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