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文體旅局」有責任弘揚中華文化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林鄭特首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了相當多大刀闊斧的建議,由公眾最關心的增加土地房屋供應、推動創科發展,到重組政府架構,都有所着墨。一如外界所料,林鄭建議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和分拆運房局,還有將工業撥歸創科局,設立副司長分擔三司工作。重組將會有充足時間討論和諮詢,留待下屆政府執行。

經民聯歡迎施政報告採納《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建議
冀創巨大安居、就業和經濟效益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合共採納了經民聯超過80項建議。經民聯早前提出《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建議書,提出將新界打造為「安居之區」、「十四五」規劃及前海合作「產業之區」、大灣區「融合之區」。今次政府提出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及更縱深的腹地,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十四五」規劃、前海發展等機遇。經民聯歡迎特區政府吸納建議,不再視新界為香港與內地的「區隔地帶」,將新界視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個中心。

經民聯發佈《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建議書
把握「十四五」及前海擴區機遇
可為逾200萬人提供居所

新界過去被視為香港與內地的「區隔地帶」,不僅直接阻礙了新界的開發,而且嚴重限制了香港的安居和發展的空間。經民聯今日(29日)發佈《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研究建議書,就如何全面開發新界提出一系列建議。經民聯指出,香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通過開發新界,來發展香港,造福港人。促請特區政府以新思維、新規劃、新元素,改變以往視新界為邊陲、邊境的規劃思維,將新界視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個中心,全面開發新界。

修補撕裂要軟硬兼施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香港先後發生了2014年違法佔中以及2019年的反修例騷亂,嚴重衝擊一國兩制和香港的繁榮穩定。國家有見及此為香港訂立《港區國安法》,繼而完善選舉制度,讓香港可以重新出發。但與此同時,其實還有一項相當重要的工程要做,就是「人心工程」。這是最難達成的,需要睿智和心力。

教育界應重新起步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8 月10 日,教協宣布啟動解散程序,消息來得突然,但又予人感覺:這是教協必然的結局。作為教界的一員,筆者不能否認教協自1973 年成立至2012年前,的確有為教育界職員及老師爭取權益;但好可惜在2012 年「反國教」事件之後,教協便成為高度政治化的組織,失去國家及教育的方向。教協漠視「一國兩制」,經常無底線地偏袒老師的失德行為,更經常以代表香港專業老師的名義參與政治事件,觸及「一國兩制」主權及法治紅線。

經民聯提《施政報告》八大範疇過百項建議
促以全新思維開發新界土地
造福全港市民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8月17日)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交一系列重要建議。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向特首表示,經民聯的建議書以「開發土地 造福香港」為主題,提出八大範疇共100多項的政策建議,其中重點就如何開發新界提出一系列方案。林建岳強調,開發新界不單可紓解香港房屋問題,更關係香港的未來發展。經民聯期待特區政府以新思維、新規劃、新元素,全面開發新界,釋放新界土地,將新界打造為「安居之區」、「融合之區」和「創科之區」,以造福全港市民。

年輕人要戒「攬炒鴉片」毒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教協遭「釘牌」,教育局出手可謂快、狠、準!由佔中開始至反修例騷亂,教協毫無底線地包庇激進失德老師,出版破壞法治的「佔中1.0」通識教材,高度參與政治行動,縱容老師、學生甚至校長,在校內挑撥仇恨,將激進政治行動帶入校園。教協早應名正言順改名為政黨,不應騎劫約9萬位專業教師的名義去達至其政治目的,令香港年輕人異常地對政治瘋狂。

堅守法治文明 推進「一國兩制」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私了」是2019年修例風波時的潮語。三五成群的黑衣人圍毆政見不同者,被「私了」的市民,衣衫襤褸、頭面披血……「私了」乃不經正常司法程序,動用私刑自行解決衝突。我相信香港的法治精神,早在2014年違法「佔中」時就已開始遭到破壞,這源於當時作為法律界學者的戴耀廷,帶頭鼓勵市民用違法的方式去爭取他們所謂的政治訴求,以至2019年修例風波時,很多人都已不再像從前一樣尊重我們的法律。戴耀廷主張的「違法達義」簡直是殘害法治論,讓香港法治進入最黑暗的時代。只因其政治主張未獲支持,便肆意踐踏法治;遇有不同意見者,就隨意以違法方式,去剝奪別人的表達與行動自由,以至生命安全,這類做法實在相當愚蠢!香港人已經明白,沒有法治的社會可以多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