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經濟由谷底爬升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近日本港疫情漸趨緩和,政府亦開始逐步放寬部份防疫措施。酒吧、戲院、健身中心等部份場所今日重開,中小學將於稍後分階段復課。當然,仍然要遵守衞生指引,做好防疫。見到市面得以逐步恢復商業活動,市民開始重回正常生活,經濟黑夜總算漸露曙光。
近日本港疫情漸趨緩和,政府亦開始逐步放寬部份防疫措施。酒吧、戲院、健身中心等部份場所今日重開,中小學將於稍後分階段復課。當然,仍然要遵守衞生指引,做好防疫。見到市面得以逐步恢復商業活動,市民開始重回正常生活,經濟黑夜總算漸露曙光。
近月疫情全球大流行,各行各業大受影響,除了旅遊和會展業、飲食業首當其衝外,很多中小企及不同業界都面對生存問題。政府公佈首季失業率上升至百分之四點二,近十年來高位。然而數字滯後仲未反映最新失業情況,預計往後數字仍會攀升,情況十分嚴峻。
繼早前一系列紓困措施後,上周政府再公佈總額達一千三百七十五億元的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為有需要的企業和市民提供支援。今次疫情對民生、各行各業營商都造成極大衝擊,我們經民聯一眾議員多次向政府建議,要求紓困措施加碼,尤其是支援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業界,當中不少建議都獲政府接納。
今天的香港,正處在回歸以來最困難的時刻,香港各方面人士無論政見為何,現在最需要的是同心協力,攜手抗疫,共渡難關。然而,立法會從去年10 月開始新一年會期至今,仍未選出內務委員會主席,導致內會完全停擺,拖累大量關係經濟民生的政策措施及法案未能及時順利落實,實在令人失望和難以接受。內會長期停擺,最大的受害者是香港市民。香港是750 萬港人的共同家園,戰勝疫情,建設家園,是香港社會最大公約數,各方面人士應該放下政治歧見,攜手前行,發揮獅子山精神,共克時艱。
疫情在全球多國蔓延,世衞組織將新冠肺炎疫情定性為全球大流行,環球金融市場持續震盪,經濟寒冬警號響起。當前香港經濟下行壓力沉重,在內外夾擊的嚴峻形勢下,要集中力量應對這場比○三年沙士和○八年金融海嘯更嚴重的經濟大風暴。上周我哋寰亞都拍咗條片為香港打氣,齊抗疫香港地,面對困難要更加團結。
香港抗疫正處在走向有效控制的重要時刻,需要全面抗疫,多條腿走路:一是既加強社區防疫,又重視關口堵截,嚴防外來包括海外輸入病例,務求阻斷病毒在港傳播鏈;二是盡量簡化手續,讓紓困資源盡快到達有需要人士手上;三是及早部署疫情過後提振經濟。中央始終關心和大力支持香港抗疫,再次表明祖國永遠是香港最強大的後盾,處理好兩地關係,維護好「一國兩制」,對香港至關重要。香港正面對回歸以來最困難的日子。每一位珍惜和愛護香港這個家的香港人,都應該「拋開區分求共對」,團結攜手,渡過難關,共同守護好屬於我們自己的香港家園。
香港經濟步入寒冬,疫情重創經濟,累及各行各業。特區政府上周推出了三百億「防疫抗疫基金」,以及二十四個惠及多個各業的資助計劃,緩解港商特別是中小微企的燃眉之急。昨天公佈的財政預算案,向貿發局增撥一億五千萬元,用於舉辦多項宣傳香港的活動,以及舉辦商貿考察團等。
香港繼去年社會事件後,現在又遭受疫情夾擊,經濟步入寒冬。本周我們經民聯與財政司司長會面,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多項補充建議,希望政府急市民所急;政府亦同時推出三百億防疫抗疫基金,希望為各行各業爭取一些喘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