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全城一心合力抗「鉛」(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鉛水」危機下並非互相究責的時候,社會應給予政府空間處理,讓獨立調查委員會在不受政治干擾的環境下開展工作。反對派議員堅持由立法會運用權力及特權法調查事件,不但會令調查蒙上政治色彩,時機亦不恰當,對受影響居民亦無實質幫助。香港多年的發展軌跡告訴我們,只要團結一致,從危機找出契機,就能克服眼前的挑戰和難題。

網絡雙刃劍 言行應謹慎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隨着網絡社交媒體興起,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發表意見及轉載資訊,雖然帶來方便,但亦帶來新的問題。今年四月,一位台灣女藝人自殺身亡,遺書提到她難以忍受網絡上的批評,最終選擇輕生;早前台灣粉塵爆炸案,八仙嶺山火生還者張潤衡亦因探望傷者引發爭議,甚至被指是當年山火的原兇,最終在壓力下辭職及道歉。

啟晴鉛水事件:危機處理的試金石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經常標榜香港是世界上食水最安全的地區之一,水務署一向不鼓勵巿民使用住宅用濾水器,因為一旦保養不當,濾水器反而會成為細菌溫牀。至於啟晴邨,則是近年最受歡迎和好評的新落成公屋,當時獲派啟晴邨公屋的街坊都說猶如中頭獎。偏偏,在香港這個食水安全之都的「公屋王」啟晴邨,食水含鉛量竟然超標,更禍不單行發現有居民患上退伍軍人症,弄得人心惶惶。

發債融資促「三跑」(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是關乎香港長遠發展,以及維持本港國際金融、貿易、物流中心地位的重要工程。香港國際機場目前的雙跑道系統即將達到飽和。因此,興建三跑系統已是逼在眉睫,若繼續糾纏於建不建,花多少錢建,恐怕將耗費光陰,坐失良機。

民生無小事 (李志強) – 評論文章

區議會工作繁重,除區議會大會外,尚有房屋事務、交通運輸、社區事務、康樂文化、地區設施管理、行政及財務等六個委員會及其下約20個工作小組筆者均有參與,因此必須要全職投入工作。定期到區議會出席各類會議後,筆者會回辦事處接見市民及處理區內的大小問題,辦事處內職員也會接聽街坊投訴及作出跟進。

抓緊新機遇 踏上新台階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回歸十八年了,可是部分社會人士的人心仍未回歸,更沒有正確認識《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民陣日前發起的「七.一」遊行,竟以修改《基本法》為主題,縱然不少泛民議員表明難以認同,但仍舊參與其中,可見激進勢力抬頭,溫和派被逼牽着鼻子走,卻又苦無對策。

勿輕言修改《基本法》(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政改之後,大家仍然到處見到「公民提名,必不可少」的口號。泛民有人焚燒《基本法》、噓國歌,要求修改《基本法》,甚至要討論二○四七年後的香港憲制問題。反對派中更多是要求重啟五部曲。泛民也顯得十分焦急,因為他們曾告訴巿民「否決政改」,就是否決人大「八.三一」決定。此等謊言很快會被識破。

勿以「拉布」阻設創科局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立法會雖然已經通過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的決議案,但在審議過程中,有反對派議員不但提出32 項修正案,還透過不斷點算法定人數、提出中止待續議案等方式「拉布」,令人憤慨兼無奈。未來創科局議案還將送呈財委會就開設職位及營運開支撥款進行審議,期望反對派議員勿再重演「拉布」鬧劇,阻礙香港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