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香港重新出發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這段時間的社會紛爭,牽動着香港人的心,令很多人痛心和憂慮。因修訂《逃犯條例》而引起的風波,隨着政府的道歉及回應,理應告一段落,讓社會回復平靜。市民都希望社會能有秩序運作,也希望平伏心情,繼續日常生活。
這段時間的社會紛爭,牽動着香港人的心,令很多人痛心和憂慮。因修訂《逃犯條例》而引起的風波,隨着政府的道歉及回應,理應告一段落,讓社會回復平靜。市民都希望社會能有秩序運作,也希望平伏心情,繼續日常生活。
《逃犯條例》修訂擾攘了幾個月,政府經過多番修訂後,仍無法說服反對者接納方案,不接納背後最重要的因素莫過於政治信任。必須承認是次條例的修訂不單內容繁多複雜,甚至涉及多項法律技術,並不是一般的法律議題這麼簡單。
在慶祝海南省建省辦經濟特區三十周年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一年時間怱怱過去了,海南島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得如何呢?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上月底組團前往海南島考察,聽取當地官員的匯報並反饋視察情況。
過去六年,我以理事會成員身份服務香港貿易發展局,參與各項商貿推廣工作。踏入六月,我榮幸以主席身份繼續服務貿發局,為推動香港商貿發展,努力前行,並希望可以加大力度支援中小企及推廣國際貿易等方面的工作。
磚頭、竹枝、玻璃樽橫飛的一幕日前在金鐘重演,愛香港的市民都感到痛心、無奈。我必須譴責暴力行為,以及一班煽動市民和學生「包圍」的始作俑者,堵塞主要幹道、破壞公物,影響社會運作。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及為港澳青年發展搭建舞台,創造良好條件,建設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推動港澳青年在前海聚集發展,促進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前海特別制定《關於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發展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
政府日前公布修訂《逃犯條例》的新建議,提高移交的罪行刑期至最少7 年,要求引渡方必須是當地中央機構,及在啟動時加入更多限制,包括無罪假定、公開審訊、有律師代表、盤問證人權利、不能強迫認罪、上訴權等符合一般人權保障的要求。距離立法會恢復二讀審議草案的日子漸近,筆者希望政府主動出擊,更加積極向公眾解釋修訂,反駁坊間各種失實的說法,令社會明白今次修例對完善香港法治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逃犯條例》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對於政府接納了我們的意見,將移交犯罪的刑期門檻由三年上調至最少七年,以及規定提出引渡的國家或地區,必須由當地的中央機構提出,對此我感到歡迎,相信亦可進一步釋除社會大眾包括工商界人士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