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不息 根基動搖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儘管修例工作早已告一段落,特首林鄭月娥更公開表示撤回條例,以回應市民的訴求。然而,這並未能平息社會的緊張氣氛,在過去數天的中秋假期,暴力衝突更有升級之勢,不但危及到普通市民的性命財產安全,長此下去,更會令香港經濟的根基動搖。警號已經響起,香港何去何從?值得各界反思。
儘管修例工作早已告一段落,特首林鄭月娥更公開表示撤回條例,以回應市民的訴求。然而,這並未能平息社會的緊張氣氛,在過去數天的中秋假期,暴力衝突更有升級之勢,不但危及到普通市民的性命財產安全,長此下去,更會令香港經濟的根基動搖。警號已經響起,香港何去何從?值得各界反思。
香港正面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根據政府統計處一七資料,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佔總人口的一成七,至二○二六年則會上升至二成六,到二○三六年更會攀升至三成二,每三個人就有一個是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制定全面的長者政策可謂刻不容緩,但政府似乎只是意識到人口老化的問題,但未見有實質的支援政策措施推出,可以說是「有方向,無實際」。
由特區政府及貿發局合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踏入第四屆,一直是推動「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商貿平台。今年論壇以「成就新機遇由香港進」為主題,探討香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協助來自不同國家及專業領域的與會者把握機遇、尋求發展。這亦是香港今時今日最為需要的聲音。
今天是中秋節,很多家庭都團聚賞月,共享天倫。連月來的暴力示威,除了大量財物被毀,也令很多人傷和氣,親朋戚友之間有人因政見不同而激烈爭論,甚至關係破裂。際此團圓之日,盼望大家都能心平氣和,同一輪的明月之下,能暫時放下分歧,好好回憶過去的相知相交,珍惜這份經年累月建立而來的情誼。
中學生罷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及不滿,中學作為未成年學生的教育場所,理應受到社會監督。我們一直關注中學負責人及老師是否履行職責,是否妥善照顧未成年學生。倘若學校縱容罷課、缺乏措施,又或出現視而不見等不作為時,則校方及老師除了失職外,亦有可能面對不同的法律風險。教育局長應向學校提供更清晰的指引,不要卸責給學校校長就了事。
9 月5 日,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博士以「關注通識教育聯席會議召集人」身份與何君堯出席記者會,就中學處理學生罷課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發表意見。梁博士表示, 「中學生罷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與不滿,中學作為未成年學生的教育場所,理應受到社會監督」,而她「本人履行立法會議員職責,代表市民關注中學是否有妥善照顧未成年學生」, 「倘若學校縱容罷課、疏忽照顧或不作為時,可能面對法律風險」,並「責成教育局局長提供更清晰的指引,不要卸責給學校」。
上星期我們一帶一路總商會一連三日訪京,拜會全國工商聯、商務部、國資委等中央部委,榮幸得到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接見,並與高雲龍主席、郝鵬主任、王炳南副部長等進行了座談,交流香港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想法。
中美貿易戰持續加上暴力示威未止,本港中小企面臨嚴峻考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宣布推出支援中小企的新措施,包括允許參與「中小企融資擔保計畫」的企業,未來半年可以「還息不還本」;並推出九成信貸擔保的新產品,為中小企提供最高六百萬元貸款,對此我表示十分歡迎,並樂見政府以果斷措施協助中小企渡過難關。
一九年八月三十一日在香港出現的嚴重暴力場面已將整場「反修例示威」噴上「暴力的黑色油漆,再洗不掉。無論是一批暴徒要利用「和理非」群眾作掩護,抑或是自稱「和理非」的人們利用一批反社會、少不更事、仇警的一小撮人去干犯法的事,這種「精人出口,笨人出手」在任何群眾運動中都見慣不怪。最後用腦袋指揮犯法行動的人只是輕判或無罪,被重判的往往是那些盲目去打、去撞、去犯法的無知人們。
「陳同佳案」在香港引起了巨大的政治風暴。陳弘毅教授形容整個修例是一場完美風暴,那也是對事件的一大諷刺。豈料事件並不如陳教授所言的「完美風暴」,因為事件並未因政府在6月15日宣布暫緩而完結,反而出現一場又一場更大規模的警民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