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國際金融中心 港聚焦2大優勢(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立法會近日通過了一項議員議案,促請特區政府制定具體的政策措施,以強化及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提升香港整體競爭力,這也是本人和經民聯一直以來都認同並支持的。
立法會近日通過了一項議員議案,促請特區政府制定具體的政策措施,以強化及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提升香港整體競爭力,這也是本人和經民聯一直以來都認同並支持的。
取消強積金(MPF)對冲的條例草案,上周四(9日)於立法會三讀通過,身為紡織及製衣界和工商界的代表,我有責任在議會內代表業界發聲,清晰表達反對取消對冲的立場。
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新篇章新出發,大家寄望香港在新里程中,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積極鼓勵年輕朋友把握機遇,同心創建成就未來。香港電影業,一直致力培育年輕新血。慶祝回歸二十五周年的電影《一樣的天空》,將在下星期四隆重登場,就是鼓勵年輕朋友把握機遇的代表作。該電影有四位年輕新晉導演共同執導,我很高興可以讓新一代電影人展現才華。
在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日前致賀信祝賀《大公報》創刊120周年,不但充分肯定愛國愛港傳媒人的貢獻,同時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公報》「不忘初心,弘揚愛國傳統,銳意創新發展,不斷擴大傳播力和影響力,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書寫更為精彩的時代篇章」。筆者認為,愛國愛港傳媒在「一國兩制」下,必須秉持使命擔當,理應激濁揚清,致力說好香港故事,不斷擴大傳播力和影響力。
近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表《二○二二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排名從去年的第七位重回第五位,經濟表現從第三十名上升至第十五名,顯示香港在國際貿易和投資方面表現強勁,結果反映香港雖然經歷兩年疫情的考驗,依然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充分體現了時代特徵,內容有利國家穩定與發展。現行憲法於1982 年制定,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國家需發展經濟,同時亦要為兩岸統一及香港、澳門回歸作準備。
立法會以72票贊成、5票反對及12票棄權,三讀通過《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草案》,取消現行的強積金對冲,雖然政府亦有強調過渡安排,但商界的憂慮並未消除。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中央引領香港由亂到治,由治及興,完善選舉制度後的三場選舉,全部成功舉行,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社會重回正軌,立法會亦撥亂反正,重回真正為市民做實事的地方。
新選制下的3場選舉圓滿舉行,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新選制體現了「愛國者治港」,保障了港人「當家作主」的權利,證明符合「一國兩制」方針及香港發展需要的政治和民主制度。筆者認為,港人必須倍加珍惜「由亂及治」的平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