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港獨特優勢 完善人幣離岸業務(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立法會早前討論如何強化和拓展香港作為人民幣最大離岸業務中心的優勢,筆者和經民聯都贊成,特區政府應聯同國家相關部門,致力強化香港的獨特優勢,完善人民幣離岸業務市場,推動金融雙流通,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立法會早前討論如何強化和拓展香港作為人民幣最大離岸業務中心的優勢,筆者和經民聯都贊成,特區政府應聯同國家相關部門,致力強化香港的獨特優勢,完善人民幣離岸業務市場,推動金融雙流通,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立法會近日討論並通過了一項議員議案,促請特區政府全面推動香港氫能源產業發展,反映了社會各界的共識。這個議題不但涉及香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願景,而且能夠配合國家所需,構建多元化的氫能創新平台。
香港醫護人員長期人手短缺,已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在公營架構,醫護人員超時及超負荷工作經常發生,亦令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醫護人員苦不堪言,不單日常工作壓力大,亦要兼顧培訓及行政工作,加上稍一不慎發生醫療事故,甚至有機會被控誤殺及判監,醫院管理層未必可以保障相關員工,而工會爭取醫護權益畢竟能力有限,部分醫院醫生組織亦因政治因素而停運,雖然本港醫護薪酬冠絕全球,但吸引力仍然有限,很多土生土長的公營醫護人員萌生去意。
全國兩會閉幕後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重磅推出《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一項是提出組建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承擔在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依法治港治澳、維護國家安全、保障民生福祉、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方面的調查研究、統籌協調、督促落實職責。
全國兩會閉幕後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重磅推出《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一項是提出組建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承擔在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依法治港治澳、維護國家安全、保障民生福祉、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方面的調查研究、統籌協調、督促落實職責。
隨着香港全面通關復常,訪港旅客有上升趨勢,近日紅磡和土瓜灣有大批旅客重臨,有居民反映構成滋擾,旅遊業監管局要求業界落實改善措施。香港是國際都會,深受旅客歡迎,旅遊業亦是香港的重要支柱,因此更要重視旅客的旅遊體驗,維護香港「旅遊之都」的良好形象,同時亦要顧及社區的承擔力,勿因遊客太多而滋擾當區居民生活。政府應從多方面着手完善內地團香港遊的安排,達至香港形象、旅客體驗、居民利益多贏。
立法會近日討論一項議員議案,討論推動港人港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議案獲得通過是意料中事,因為,這是當前社會各界的共識。關鍵在於,如何審時度勢,動員各方力量,加快推動落實。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日前在北京閉幕,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進強國建設,離不開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並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我認為,香港特區政府應該創新思維,以結果為目標,善用同鄉社團優勢,促成同鄉社團之間更多合作,並推動同鄉社團融入地區治理體系,推動社區建設,以及助力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共建美好家園。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本港過去幾十年的中史教育嚴重不足,導致新一代國家觀念薄弱。教育局必須「古今並重」讓學生了解我們的國家。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和背景尤其重要。
特區政府本周一連公布了兩項與運輸有關的政策文件,包括港鐵票價調整機制新方案,以及過海隧道「三隧分流」收費方案,均與廣大市民的運輸開支息息相關,引起坊間熱烈討論。公眾一向對特區政府規管港鐵票價的力度存疑,過往港鐵在有充足盈利下,仍被批准增加票價,令升斗市民叫苦連天,亦對當局的監管產生不少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