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團管理細緻如烹小鮮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買樓置業可是不少香港人的人生目標,也可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當「擁有」物業之後,自然就會衍生出「管理」的需要。即使是已經成立了法團的樓宇,或是擁有幾千戶、數十座的現代化大型屋苑,其實同樣會碰上不少管理上的難題,令圍繞小業主、法團、管理公司,以至發展商之間的爭拗不斷。

拓環保產業 速設路綫圖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財政司司長在財政預算案中已宣布預留資源,落實本年度施政報告提出的環保措施,一方面動用100億元,資助淘汰高污染柴油商業車輛;另一方面為「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注資50億元,支援社區環保活動。盡管如此,本港環保政策與市民和業界的訴求與願景相比,仍有頗大距離。

反對屏風樓還我通風口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深水埗作為一個新舊並存的社區,居住密度擠逼、發展不平衡的情況早已是顯而易見。早於○九年中政府首次提出在上述「六號地盤」興建公屋群時,本人已指出,「西九四小龍」本身已是地區土地規劃失調的產物:四個私人屋苑緊靠在一起,發展密度已高得不合理。

業界要遠水 更要活命草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眾所周知,自從股票巿場2002 年4 月取消了最低佣金制之後,巿場的競爭愈趨激烈,加上去年股票巿場成交低迷,全年每日平均成交金額才538億元,較前年下跌了23%,不少經紀以至證券行,均生意慘淡。加上大行加入割喉式競爭,令到中小券商的日子可謂如度日如年,更觸發了一輪中小型證券行的結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