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與洪水橋的港深西部鐵路 (洪爲民) – 評論文章
特首《施政報告》提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當中計畫在新界北部興建五個新鐵路項目,前海與洪水橋的港深西部鐵路是其中之一。特區政府於二○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向交通諮詢委員會作簡介,這也是特區政府引入「基建先行」的概念,在人口未遷入前就先做好鐵路基建,打破以往有足夠人口,才會有鐵路基建及鐵路上蓋物業、社區設施的迷思,是解放思想的好示範。
特首《施政報告》提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當中計畫在新界北部興建五個新鐵路項目,前海與洪水橋的港深西部鐵路是其中之一。特區政府於二○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向交通諮詢委員會作簡介,這也是特區政府引入「基建先行」的概念,在人口未遷入前就先做好鐵路基建,打破以往有足夠人口,才會有鐵路基建及鐵路上蓋物業、社區設施的迷思,是解放思想的好示範。
在完善選舉制度下首場立法會選舉成功舉行的重要時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非常必要及時,不僅還原歷史、揭示真相、正本清源,而且為香港民主發展闡明了目標和路徑。今次立法會選舉是落實新選制的一次成功實踐,新一屆立法會將全面告別過去「攬炒」「拉布」的歪風和亂象,更有效地履行立法會職能,更好地理順行政立法關係,共同聚焦發展,理性監督配合施政,體現新選制的進步性和優越性。新立法會重新出發,各界對於立法會將有更大的期望和要求,新議員任重道遠,更要全力以赴,為香港市民謀實惠、謀福祉,不負廣大市民期望。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在北京接見述職的特首林鄭月娥。令我最深感受是,習主席提到香港成功舉辦選委會及立法會選舉,「廣大香港同胞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得到體現,『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得到落實,社會各階層、各界別,廣泛均衡參與的政治格局得到確立。」中央的支持便是香港發展民主、改善經濟民生的最強後盾。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全面回顧香港民主的產生和發展歷程,以充分事實講清楚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真相,並進一步闡明中央政府對香港民主發展的原則立場,指出了「一國兩制」下香港民主發展的目標和路徑,體現了中央政府進一步堅定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誠意和決心,有利於加強社會各界對發展符合香港實際、具有香港特色優質民主制度的信心。
立法會換屆選舉,星期日舉行。今次是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後首場立法會選舉。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指,「愛國者治港」絕不是要搞「清一色」,而是要「五光十色」,畫出符合香港根本利益的最大同心圓。
以東亞為核心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於明年1月1日生效,標誌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也是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新的里程碑。筆者一直倡議香港加入RCEP,並建議國家提供政策措施,例如把香港納入海外倉網絡之中,針對相關的協定國家,有助鞏固香港作為對外貿易平台的角色,亦可為內企開拓更大的市場。
「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是京港兩地年度經貿盛會,今年踏入第二十四屆。多年來洽談會成果豐盛,見證了兩地的經貿往來更加緊密,合作領域更深更廣。非常感謝北京市政府、香港特區政府、中聯辦以及夥伴機構一直以來的支持,感謝兩地專家同商會代表出席洽談會,共同推動及深化兩地經貿合作。
立法會選舉將於12月19日舉行。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提及,新選制具四大特點和優勢,包括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及公平競爭性,這些都彰顯了「愛國者治港」原則,促進香港良政善治。
新選舉制度下的首場立法會選舉在十二月十九日舉行,一百五十三位來自不同界別、不同階層的候選人競逐九十個議席,體現了選舉多元包容、均衡參與、良性競爭。香港邁向「由亂轉治、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每一位選民應踴躍投票,支持有作為、有擔當的愛國愛港人才進入議會,全力推經濟惠民生,為市民福祉打拼,開啟香港良政善治新篇章。
新選舉制度下的首場立法會選舉,展現出新特點、新風格、新氣象,候選人需要比政綱、比能力、比表現爭取選民支持。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和新選舉制度的建立,讓香港迎來由亂及治重大轉折,新選制下的首場立法會選舉,意義更加重大。選民應踴躍出來投票,支持有作為、有擔當的愛國人才進入議會,全力推經濟惠民生,為市民福祉打拚,開啟香港良政善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