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經民聯就預算案提百項建議抗疫紓困重振經濟
促政府牽頭推「抗疫發展債券」籌集資金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15日)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2021至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提出兩大主軸、一大重點、八大範疇,合共100項重振經濟、改善民生的政策建議,涵蓋工商、金融、創科、房屋等議題。經民聯立法會議員與傳媒會面時表示,建議書以「抗疫紓困,重振經濟」為主軸,重點建議特區政府牽頭推出大規模「抗疫發展債券」計劃,協助各類防疫抗疫開支,以及支援各行各業、推動疫後復甦籌集資金,助香港盡快走出疫情的陰霾。

經民聯促政府不能只顧抗疫無視經濟
籲升級「安心出行」
爭取通關放寬非緊密接觸行業營業時間至晚上十時

過去一年,香港飽受新冠疫情衝擊,各行各業經營環境持續嚴峻,悠長的第四波疫情防控措施更令多個行業陷於停頓,令僱主和員工齊聲叫苦。經民聯今日(6日)向政府提出多項措施,呼籲政府要兼顧防疫抗疫與經濟發展,須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幫助工商業界渡過疫情難關。經民聯建議對顧客和職員非緊密接觸的行業,例如餐飲業、戲院、娛樂場所等處所,嚴格及充分利用「安心出行」程式升級版來做好防疫,並逐步減少對其營運限制,在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下,將營業時間放寬到晚上十時。

經民聯促第四輪防疫抗疫基金精準支援受影響行業

新冠疫情重創本地經濟,第四波疫情更是來勢洶洶,令各行各業都感到年關難過。經民聯成員今天促請特區政府在計劃推出的第四輪防疫抗疫基金之中,精準支援受疫情影響的行業。當中除了因社交距離措施而未能營業的行業外,亦須補漏拾遺,對一些深受疫情影響的行業,例如建造業、製造業、零售業及展覽業等,提供適切的資助金額。

經民聯促政府交代接種疫苗安排
倡強制全民檢測
籲政府抗疫「重藥醫重症」
以「疫情受控」為目標

香港爆發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近期每日確診個案都在百宗左右,當中包括數十宗源頭不明個案,疫情明顯較第三波嚴重。針對如何有效抗疫,經民聯今日向特區政府提出七項建議,包括以「快、狠、準」的方式在七至十天之內完成強制性全民檢測,爭取於2021年年頭通關,並實行強制性、有追蹤性的「健康碼」,與大灣區區內的「健康碼」互換,令到香港經濟和市民生活盡快回復正常。

關愛基層 共建美好
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向經民聯捐贈兩萬個愛心飯盒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覆,不少基層人士生計和生活大受影響。一直在致力社區服務的經民聯急市民所急,想方設法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適切的支援,亦欣喜地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今天(11月27日)向經民聯捐贈兩萬個愛心飯盒,讓聯盟地區成員送給有需要的街坊,以解他們燃眉之急。

抗疫為先 重振經濟 改善民生 信有明天
經民聯歡迎施政報告採納逾百項建議
促精準抗疫盡快讓病例「清零」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採納了經民聯早前提出的110多項建議,包括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撤銷工商舖辣招、落實大坑西邨重建、加快「跨境理財通」、推出智慧城市藍圖2.0等。聯盟認為,這份報告構思務實,措施亦具針對性,但要事分緩急,而且重在執行。面對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覆,聯盟促請特區政府痛下決心,精準抗疫,切斷所有隱形傳播鏈,盡快讓病例「清零」,做到抗疫為先、重振經濟、改善民生,讓市民「信有明天」。

經民聯倡設「港青大灣區e通道」
十大建議助年輕人北上 就業學習生活全方位支援

國家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特別是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為香港青年提供大量發展機遇。然而目前港青北上,在就業、學習、生活三方面都有不少困難和障礙,經民聯專門就此問題進行研究,並於今日(19日)舉行發布會。針對當前港青北上所面對的障礙,聯盟提出倡設「港青大灣區e通道」,並圍繞這個設想提出十大建議,期望為香港青年減少和清除障礙,設立一條簡單、高效、便捷的通道(easy channel),為港青北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援。

經民聯譴責反對派議員辭職攬炒玩政治

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通過有關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訂立基本原則,明確了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出任立法會議員的履職資格。有關決定是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常設委員會作出,具有憲制地位和法律效力。香港特區政府根據有關決定,宣布4名立法會議員喪失資格。可惜,有反對派議員面對今次人大常委會合理合法的決定,選擇玩綑綁政治,以集體辭職攬炒回應,結果只會損害香港整體利益。經民聯對他們的攬炒行徑予以譴責!

經民聯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決定
盼匡正議會秩序 聚焦振經濟保民生

全國人大常委會今日(11日)通過關於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決定,清晰列明確保立法會議員符合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要求和條件,香港特區政府根據有關決定宣布4位立法會議員喪失資格。經民聯認為,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劃定了底線,立下了規矩,有利於匡正香港立法會秩序,有利於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北上門檻高障礙多 冀助業界開拓大灣區業務
經民聯倡建「大灣區金融單一通行證」制度

經民聯今日(5日)召開記者會,率先提出構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單一通行證」制度,並圍繞該制度提出十大建議(詳見附件),以創新金融機制和監管模式,打造資金在大灣區流通的「高速通道」。經民聯副主席、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表示,冀透過推動建議幫助香港業界開拓大灣區業務,又加快推進大灣區金融一體化,為國家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