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經民聯向全國「兩會」提逾11項提案建議
9人聯名籲中央從醫療物資、設施和人員三方面加強對港支援

全國「兩會」將於3月初在北京召開,作為對香港懷有高度責任感的工商專業界代表,經民聯多位核心成員以全國人大代表及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將向全國「兩會」提交超過11項提案和建議(詳見附件)。針對目前的嚴峻疫情,經民聯9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中央提交提案,呼籲中央從醫療物資、設施和人員3方面加強對香港的支持,以助香港盡快戰勝疫情。其他提案還包括聯名建議賦予北部都會區優惠政策;以及把握港深融合機遇、粵港澳大灣區、「內循環」市場、前海擴區擴容方案、將香港打造成為亞洲醫療健康產業平台、國際航空中心等,冀疫情逐步穩定後,為香港開拓更多發展機遇。

財爺接受經民聯提出派萬元消費券等逾50項建議
籲政府續察民情適時加碼紓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透過視像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當中採納經民聯提出的超過50項建議,包括撥款540億元加強控疫防疫工作、派發一萬元電子消費券、設立租金開支扣稅及一系列支援中小企措施等。經民聯對特區政府在非常時期廣納民意,從善如流,面對財政壓力仍推出逾1,700億元的逆周期措施表示肯定和支持。聯盟認為,《預算案》整體著墨於抗擊疫情、紓解民困、振興經濟,投資未來,但疫情急劇變化,促請政府繼續及時體察民意民情,適時再推出紓困措施,團結社會各界一齊攜手戰勝病毒,走出疫境。

經民聯購萬套新冠快測劑盒贈市民

香港新冠疫情近日非常嚴峻,國家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把盡快穩控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經民聯積極響應落實習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迅速起動,全力配合特區政府的抗疫工作。針對新冠病毒快速檢測劑等防疫物資供不應求,經民聯努力聯絡多方供應商,尋求貨源,近日終於購得一萬套新冠病毒快速檢測劑盒,相關費用由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慷慨捐贈。林博士表示,會盡快透過經民聯的業界和社區網絡,贈給有需要的市民,希望緩解燃眉之急。

華潤再馳援社區
向經民聯捐贈逾15萬元防疫物資

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牵動社會各界的心。紮根香港40載的華潤物業有限公司再次向社區伸出援手,透過經民聯地區網絡,向社區捐贈一批價值超過15萬元的防疫抗疫物資,包括口罩、洗手液、智能手機、糧油雜貨等。華潤物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包燕飛和華潤物業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周明今日下午將物資送到經民聯總部,由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博士代表接受。盧偉國表示衷心感謝華潤物業持續緊急為街坊籌措物資抗疫,並呼籲全港市民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號召,在逆境之下團結一致,同心做好抗疫工作,盡快戰勝新冠疫情。

進口不暢百物騰貴
經民聯促政府出手支援航運物流業
冀減運輸成本壓力 穩定物價保障民生

新冠疫情持續,各地港口及船隻供不應求,令全球供應鏈出現樽頸問題,導致本港進口貨物價格上升,大幅拉高香港物價,影響民生。經民聯三位立法會議員今日聯同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別議員陳祖恒會見傳媒,指出香港已深陷環球供應鏈泥沼,並提出多項建議,促請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支援航運物流業,以減輕運輸成本壓力,確保進口物資供應,以穩定香港物價,紓解民生壓力。

經民聯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逾100項建議
促派萬元「回歸慶典消費券」
設專項基金提升人均居住面積

經民聯核心成員今日(10日)透過網上視像會議,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2022至2023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書。建議書以「穩疫情 速通關 振經濟 助安居」為四大政策主題,合共向司長提出逾100項政策建議,涵蓋了創科、醫療、金融、房屋等經濟和民生議題。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慶,經民聯建議特區政府推出每人1萬元的「回歸慶典消費券」,以刺激消費,提振內需,加快經濟復甦;又建議設立基金專款推動將人均居住面積由161平方呎增加至200平方呎,再循序漸進增加至215至237平方呎,以解決香港住屋問題。

經民聯議員竭力爭取兩地盡快恢復全面通關
冀第七屆立法會迸發新思維新氣象
助香港重新出發

第七屆立法會選舉結果已經出爐,經民聯總共派出8人參選,其中7人成功當選。經民聯向支持聯盟的選民和市民致以衷心感謝,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表示,聯盟新一屆立法會議員今後將繼續盡最大努力,全心全意為業界謀福祉,為市民做實事,當務之急是全力推動特區政府盡快落實兩地通關時間表,爭取逐步擴展每日通關配額,以改善經濟,惠及民生。經民聯榮譽主席梁君彥表示,第七屆立法會將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他衷心期望有經驗的議員帶領新面孔迅速融入議會工作,共同在立法會迸發新思維,創造議會新氣象,讓香港重新出發。

經民聯發佈《加快建屋 急民所急》研究報告
兩大目標九大建議促政府從速建屋
訂人均居住面積具體政策

香港房屋問題極為嚴峻,劏房單位及居民數目持續增加。要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既需要提出長遠的藍圖,也要有立竿見影的措施救「近火」。經民聯今日(22日)發佈《加快建屋 急民所急》研究報告,提出兩大目標:「明確訂立人均居住面積200平方呎」和「爭取10年內開發2,400公頃土地,以增加65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並就從速興建房屋提出九大政策建議(詳見附件),全力促請政府把提高香港人均居住面積成為一個具體的政策目標,以紓解迫在眉睫的房屋問題,回應市民的迫切期待。

經民聯歡迎施政報告採納《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建議
冀創巨大安居、就業和經濟效益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合共採納了經民聯超過80項建議。經民聯早前提出《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建議書,提出將新界打造為「安居之區」、「十四五」規劃及前海合作「產業之區」、大灣區「融合之區」。今次政府提出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及更縱深的腹地,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十四五」規劃、前海發展等機遇。經民聯歡迎特區政府吸納建議,不再視新界為香港與內地的「區隔地帶」,將新界視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個中心。

經民聯發佈《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建議書
把握「十四五」及前海擴區機遇
可為逾200萬人提供居所

新界過去被視為香港與內地的「區隔地帶」,不僅直接阻礙了新界的開發,而且嚴重限制了香港的安居和發展的空間。經民聯今日(29日)發佈《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研究建議書,就如何全面開發新界提出一系列建議。經民聯指出,香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通過開發新界,來發展香港,造福港人。促請特區政府以新思維、新規劃、新元素,改變以往視新界為邊陲、邊境的規劃思維,將新界視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個中心,全面開發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