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應放寬行李限制 (張俊勇) – 評論文章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 行李問題卻引發不少爭議。在筆者的角度看來,行李限制看似是技術問題,但也不全然只靠改變尺寸限制可解決矛盾。「一國兩制」下,民眾生活習慣及兩地制度均有分別,對行李限制的處事作風亦有差異。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 行李問題卻引發不少爭議。在筆者的角度看來,行李限制看似是技術問題,但也不全然只靠改變尺寸限制可解決矛盾。「一國兩制」下,民眾生活習慣及兩地制度均有分別,對行李限制的處事作風亦有差異。
特首林鄭月娥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展現其積極作為、務實進取的作風;其中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更是大膽、創新和有遠見。我期待政府可以做到「議而即決、決而即行」,從資源投放到吸引人才方面都有通盤計畫,包括以靈活、彈性方式全方位輸入外來勞動力,使計畫得以落實,讓市民早日分享纍纍碩果。
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其中回應了經民聯和西九新動力超過100 項的民生建議,包括我們爭取多年的「水上的士」今年終於獲得特首接納,而且有具體細緻的部署,籌備復辦「中環-紅磡」渡輪航線和試行行經啟德、紅磡、尖東、西九龍和中環的「水上的士」服務,為九龍西紅磡海濱在內的幾個海濱發展注入新活力。
今屆特區政府在創科發展上,屬「開局良好,蓄勢待發」,有些更已初見成果,感覺正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78 項措施已落實,今次施政報告會提出250 項新措施,並加大推進創新及科技發展的力度。筆者認為這是正確的方向。在大灣區建設下,我們需要更多宏觀思維,以強人才、惠民生、促經濟、利貿易、助發展的角度出發。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將於10月10日公佈新一份施政報告,社會各界翹首以待。經民聯早在7月已向行政長官提交了一份以「把握機遇 創新前行 共享成果」為題的建議書,強調香港既要把握國家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新機遇,亦要積極應對環球政經形勢的複雜變化,包括美國挑起貿易戰和利率趨於上升等因素形成的挑戰。
踏入十月,秋意漸濃,是戶外盛事嘅好季節。一年一度「香港美酒佳餚巡禮」(Wine & Dine Festival),將於十月二十五至二十八日在中環海濱舉行。今年係第十屆,旅發局將今年巡禮變身為一個大型生日派對,仲加入多項以「十」為主題的新元素,希望為旅客和市民帶來多重驚喜。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於下星期三,在立法會宣讀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這一年多以來,我們見到今屆政府展現雷厲風行的管治風格,迅速落實了各項不同政策,亦敢於拆牆鬆綁,促成便利市民的措施,市民期待《施政報告》會有更多新思維回應社會訴求。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是港澳融合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一步,我們不單要做好港澳合作的重要示範,充滿活力的大都會城市群、也要一同打造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區、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香港如何掌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尤其是在保險業方面,實在是一個熱門的話題,因此早前2018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就特別以「保險通」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