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創新前行 改善民生──對施政報告的期望(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將於10月10日公佈新一份施政報告,社會各界翹首以待。經民聯早在7月已向行政長官提交了一份以「把握機遇 創新前行 共享成果」為題的建議書,強調香港既要把握國家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新機遇,亦要積極應對環球政經形勢的複雜變化,包括美國挑起貿易戰和利率趨於上升等因素形成的挑戰。

首先,香港面對土地短缺,不論是經濟、房屋及運輸基建設施等用地均嚴重不足,制約了經濟和民生的發展。根據《香港 2030+:跨越 2030 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的估算,香港在未來至少需要 4,800 公頃土地,才可滿足各項發展的需要,增闢土地的工作刻不容緩。我們認為特區政府必須勇於承擔,不能再議而不決,期望特首在施政報告會以增闢和規劃土地配合香港長遠發展作為主調,在發展和保育中取得平衡,進行全面的規劃和部署,建立長遠土地儲備,以滿足香港的經濟和民生發展的種種需要,同時展示解決房屋問題的決心,從而維持香港國際大都會的地位。

「東大嶼都會」一舉數得

為期5個月的「增加土地供應選項公眾活動」早前已結束,經民聯曾向土地供應專責小組遞交建議書,就多管齊下發展和開拓土地提出30項建議,包括建議填海造地、推動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和棕地、改劃3%(約10平方公里)生態價值較低的郊野公園邊陲地帶作為建屋之用、適當放寬地積比率、利用岩洞與地下空間等。同時,我們已向特首提交上述建議,並期待新一份施政報告能夠提出多元和具體的方案。

事實上,香港自開埠以來都要靠移山填海來提供土地,才發展成今天的大都會。填海並非「超長期措施」,例如赤鱲角機場由前港督衛奕信一句口號,到填海造地,再到完成相關交通基建配套,只用了約9年時間。近年社會對填海也有不少的探討,政府亦已就具體選點進行了多次的諮詢,必須提出具體的填海方案,提交立法會撥款作前期研究,以盡快啟動填海計劃。

我們認為,從發展策略和影響面等角度審視,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有關「5加1」填海選址的選項中,大嶼山和香港島之間擬議的中部水域人工島,是一個很值得考慮的選項。當局將人工島初步設定為「東大嶼都會」,經民聯覺得可一舉數得:不但可作為本港繼中區和九龍東以外第三個核心商業區,更可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以及中央支持香港打造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大藍圖,在人工島內撥出一定的土地打造國際創科中心,發展新興產業。因此,特區政府應盡快就人工島的規劃進行研究及諮詢,包括島內的人口佈置、交通基建及社區配套設施、公私營房屋比例、創科產業佈局、環保綠化等,並邀請工程師、規劃師、創科業界、環保組織等方面的代表組成人工島策略發展專家小組,為人工島的發展建言獻策。

鐵路項目須加快推進

針對填海造地需要龐大及持續的財政投入,經民聯同時建議特區政府可發行填海債券籌集資金。有關債券主要用作填海以及各項基建開支,債券年期可以較長,並提供高於通脹的利率,有利於爭取更多市民支持填海覓地,當局可以用填海的賣地收入償付。

不少社會人士也關注本港的未來交通運輸規劃,期待施政報告能夠有所着墨。政府於2014年9月公佈《鐵路發展策略2014》,建議在直至2031年的規劃期內完成7個新鐵路項目,但以成本效益為由,否決興建屯門至荃灣沿海鐵路。惟相關鐵路項目一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隨着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順利開通及香港鐵路沙中線正逐步完工,《策略》內的7個鐵路項目卻未能「無縫」接上。政府應該為每個項目訂立具體落實方案及時間表,並定時向立法會交代最新進展。同時,政府應以需求帶動的思維,重新考慮興建荃灣至屯門鐵路。社會各界有不少意見認為,本港《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自1999年完成至今已有接近20年,未能配合香港的最新發展需求,特別是配合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及提升跨境交通網絡和基建配套的容量,希望特首可以回應社會的訴求,盡快開展第四次全港性的整體運輸研究。

社會民生涉及方方面面,無論長、中、短期的社會訴求,施政報告都應該適當關顧。特區政府必須以創新思維,開拓更廣闊的發展領域,並投放足夠的社會資源,以促進經濟發展及改善民生,為社會各階層創造更大的福祉。

(刊於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