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習主席四點希望為港發展指明方向 (張俊勇) – 評論文章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港澳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 周年代表團時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對港澳來說, 「一國兩制」是最大的優勢,國家改革開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實施是新的重大機遇。習主席對港澳提出的四點殷切希望,亦正正是為香港在新時代的發展指明方向。

習主席從改革開放大局強調「一國兩制」優勢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聆聽習主席的重要講話,本人最大的感受是,習主席從國家改革開放大局總結思考「一國兩制」實踐和方略;習主席充分肯定香港過去在改革開放中的貢獻,彰顯了「一國兩制」的特殊價值;習主席肯定香港未來在新時代改革開放進程中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優勢,凸顯了「一國兩制」的持久生命力。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面對世界大變局之下發生貿易戰的複雜環境,習主席宣示改革開放不動搖,並強調香港的地位和作用只會加強,不會減弱,讓我們感到更安心、更放心、更有信心,更清楚看到未來發展方向。

適時應對挑戰 加速開拓機遇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發表其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回應了社會的不同訴求,在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發展創新科技,推動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社福民生及青年發展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新措施,也採納了經民聯早前提出的100多項建議,包括填海造地、優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公私營發展私人農地及撥款成立電梯維修基金等。上述舉措既聚焦當下,關顧民生;亦籌劃未來,為香港長遠發展注入增長動力,整體務實進取。立法會經過三天的辯論,通過了相關的致謝議案,顯示施政報告獲得社會主流民意的歡迎和肯定。我們認為,特區政府須加速前行,盡快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讓廣大市民早日受惠,以及準備好應對未來的種種挑戰。

品德和批判應並重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理工大學上周發布一項新的品德教育研究結果,建議中小學將品德教育獨立成科,引起學界熱烈討論。縱觀本港教育制度,並沒有某一科注重對莘莘學子的品德教育或個人素養的熏陶,而是將品格、道德及人生價值觀,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在中文、通識等學科中輕輕帶過,再配合工作坊、參觀等專題性活動,加強學生公民意識。

探索創新提升前海示範功能 (洪為民) – 評論文章

2018年10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前海視察,這也是其第二次視察前海。習近平2012年視察前海時,囑託前海以「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為方向,前海實行了一系列先行先試政策。後來,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成立,前海肩負雙重歷史使命繼續前行。習近平說深圳要扎實推進前海建設,拿出更多務實創新的改革舉措,探索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深化深港合作。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相信前海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前海作為國家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要有大膽試、大膽闖的精神。前海在深港合作、制度創新上,也做到一些成績,前海不斷發展,不單吸引不少大企業進駐,也是創業的樂土。

以創新思維 開拓新機遇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目前全球經貿發展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香港難免受到衝擊。本港很多工商專業人士既期待特區政府居安思危,擬訂應對策略適時支援業界,亦希望「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以為香港帶來新機遇。今年的《施政報告》宣布當局已採取一些具體措施,包括與國家發改委簽署了關於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今年六月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聯席會議亦為兩地建立專有的高層次溝通機制,商經局也在招聘一帶一路專員。同時,政府將成立由特首掛帥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並將委任負責的專員等。我期望政府盡快申請撥款開設相關職位,積極推動工作。

東京推廣大灣區旅遊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粵港澳三地推動大灣區的旅遊合作,旅發局現正密鑼緊鼓做嘢啦。我哋上星期一連四日喺東京舉辦了「Greater Bay Area Showcase」旅遊展覽,希望向日本旅客推廣香港同大灣區的旅遊新體驗,以及最近落成的兩項大型交通基建。上星期我更專程飛咗去東京,同粵港澳三地官員一齊主持揭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