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快止暴制亂 解決深層次矛盾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在止暴制亂後,特區政府有必要痛定思痛,全面檢討、認真汲取教訓,更重要的是,找出引發這場暴亂的深層次矛盾,包括土地房屋供應長期滯後社會需求,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貧富懸殊,青年欠缺向上流動的機遇,教育制度亦千瘡百孔。凡此種種,特區政府必須認真正視、努力解決。
在止暴制亂後,特區政府有必要痛定思痛,全面檢討、認真汲取教訓,更重要的是,找出引發這場暴亂的深層次矛盾,包括土地房屋供應長期滯後社會需求,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貧富懸殊,青年欠缺向上流動的機遇,教育制度亦千瘡百孔。凡此種種,特區政府必須認真正視、努力解決。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港澳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沈春耀早前在中央四中全會的記者會上,提出了五點對港澳的方針,應對香港局勢。香港猶如一名病人,社會深層次矛盾因反對修訂《逃犯條例》事件逐一大爆發,政治、經濟、教育和司法都出現問題,尤其是法治受到的衝擊,給各方都帶來了震撼。
由反修例引發的社會動亂發展至今,不但受到全球關注,更充斥各種外部勢力在港參與組織策劃,加上反對派裏應外合,破壞「一國兩制」的實施,進而以香港的亂局脅逼中國,制約中國發展。
林鄭特首上星期首次明確表示, 正在參考英國處理2011年騷亂的做法, 考慮設立獨立檢討委員會(IndependentReview Committee)探討造成香港目前的騷亂的社會成因。
由《逃犯條例》修訂爭議引發的社會動亂持續逾五個月,極端分子的暴力行徑更不斷升級,日趨激烈兇殘,包括用各種武器:磚頭、汽油彈、鐵錘、利刃、弓箭等,攻擊警察和不同政見的人士,甚至一般途人。很多公私營的設施都遭嚴重破壞,港鐵站、商場、店舖、交通燈、行車隧道無一例外。暴亂分子到處縱火,濫用私刑,近期更直接危害汽車、列車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
區議會選舉在社會氣氛緊張的情況下完成,反修例運動引起年輕人利用選票表達不滿,泛民陣營得到大多數議席。選舉塵埃落定,不論輸贏,也鐵證了「港人治港」、「一國兩制」原則不變的事實。接下來,無數市民都希望看到社會重回正軌,區議員可以實事求是,大家可以重新安穩生活。
今屆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這次選舉在暴力和壓力之中進行,建制派的候選人、義工、支持者在受到威嚇、人身安全成疑、選情極度嚴峻的情況下,依然咬緊牙關戰至最後一刻,無畏無懼、不卑不亢地打完最艱難的一仗,筆者衷心感謝他們。
激進分子發起的所謂「黎明行動」,令香港陷入最黑暗的時期。他們為達到「三罷」的目標,竟公然破壞地鐵及堵塞馬路,導致市民上班上課大混亂,有人更四處掟汽油彈、到商場大肆破壞,甚至火燒不同政見的市民,試問這是文明社會、國際之都容得下的行為嗎?
激進示威者發起的所謂「三罷」行動,肆意破壞,暴力程度有增無減,對社會構成嚴重影響,令香港又渡過了險象環生的一周。更令人痛心的是,不少尚未成年的少年參與其中,少年們熱誠滿腔,卻極易受到唆擺煽動,如果我們成年人都不為他們指清方向,繼續縱容暴力,只會令這些青葱少年步向深淵,無法回頭,實在令人痛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