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民聯BPA
經民聯歡迎和支持兩地有序恢復通關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宣布,香港於1月8日起與內地有序恢復通關,每日最多有6萬個配額供港人從海陸空不同口岸通關前往內地。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各地封關,經濟民生亦因而大受影響,經民聯一直竭力爭取兩地恢復通關。對於特區政府今日公布的通關喜訊,經民聯認為這是中央和特區政府送給市民的一份新年大禮,表示熱烈歡迎和全力支持。經民聯期望兩地恢復通關一段時間後,特區政府可爭取盡快檢討配額安排,早日開放其他口岸和恢復高鐵服務,正式實現全面通關,為本港各行各業注入活力,加快疫後經濟復甦。
釋法顯示中央高度信任香港(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就黎智英案引發是否能聘請在香港沒有全面執業資格的海外律師參與國安案件審理的爭議,行政長官李家超向中央提交報告,建議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22年12月30日通過釋法。釋法內容主要是對香港國安法第十四條和第四十七條作出解釋,並沒有增加相關條文的任何新內容,而是對條文的立法原意明示清楚,並釐清了行政長官及香港特區國安委的權力與責任。
青年發展藍圖出台 為年輕人燃點希望(劉業強) – 評論文章
青年是社會的棟樑,也是國家和香港的未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在七一重要講話和二十大報告中特別提到:「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今屆政府貫徹落實習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任短短半年,便於本月中(12月20日)交出香港首份《青年發展藍圖》(《藍圖》),勾劃政府對青年發展工作的理念、願景和方針,彰顯特區政府對青年發展工作的重視,亦讓年輕一代見到向上流的曙光,為他們燃點希望。
釋法明確維護國安權責 強化法治原則(吳永嘉) – 評論文章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對香港國安法第十四條和第四十七條的法律解釋,進一步闡明立法原意,解決國安法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對完整準確實施國安法意義重大。此次人大釋法一錘定音,確立了兩點原則:其一,確立特區行政長官和香港國安委在香港國安法執行機制上的法定職責;其二,鞏固香港的法治核心價值。
重振香港「亞洲商貿展覽之都」美譽(吳永嘉) – 評論文章
近年香港會展業飽受新冠疫情影響,在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的2年間,會展中心和亞博館合計只舉辦175場展覽,而在正常情況下,兩個場館每年舉辦超過160場展覽,可見疫情期間的展覽場數比疫情前減少45%,而且展覽規模亦大幅萎縮,業界可謂苦不堪言。隨着政府逐步取消社交距離措施,可預見會展業將會全面復甦。
預早部署恢復通關 迎疫情新階段(龐朝輝) – 評論文章
面對新冠疫情,內地最近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復常,國家衞健委亦與周一(26日)公布,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經國務院批准,自明年1月8號起解除對新冠病毒感染採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之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新冠病毒感染亦不再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衞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人大釋法對於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大和積極意義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有關香港國安法第14條和第47條的解釋草案。經民聯認為,人大釋法明確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權責,並且表明法院在審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中,遇有涉及到國家秘密的認定問題應當取得行政長官的證明書。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國安法有關條款作出解釋,從國家層面解決香港特區層面難以解決的法律問題,起到了解疑釋惑、息紛止爭、「一錘定音」的作用。這對於香港各界全面地理解和貫徹落實國安法,排除爭議干擾,集中精神推經濟惠民生,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非常重要和積極的意義。聯盟期望特區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積極配合人大釋法,繼續完善香港的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並且向社會宣傳好人大釋法的內容和精神。
準備穩妥 有序通關(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近三年,內地與香港的出入境隔離檢疫措施令兩地居民往來如隔萬重山,市民日常生活,以至社會經濟活動均大受影響。三年過去,在行政長官李家超赴京後,終於帶來好消息,市民翹盼已久的通關日子終於來臨。
中央是香港維護國安的「總兜底人」(吳永嘉) – 評論文章
執筆之時,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正在北京舉行,會議聽取了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受國務院委託作的關於提請解釋香港國安法有關條款的議案的說明。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曾五次對基本法作出解釋,每一次「人大釋法」都起到息紛止爭、為香港解決重大問題的作用。此次釋法也不例外,更是首次就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法律條文進行解釋,香港社會高度關注。對此,特區行政長官、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李家超發表聲明表示歡迎及感謝,並熱切注意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審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