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應是完善地區治理的好幫手(李超宇)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地區行政檢討進入尾聲,並指區議會未來仍然會保留,且會有一定選舉成分,並強調政府不容許區議會成為「港獨」平台,干擾政府施政,將來的區議會將會去政治化。政府願意直面區議會的制度問題,實在值得鼓勵,而區議會制度過去也弊病叢生,進行改革是符合香港長遠利益之舉。

區議會「去政治化」重回民生為本(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香港特區政府正進行地區行政檢討,其中包括檢討區議會的職能及組成,以及強化地區的治理架構。基本法第九十七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可設立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有關地區管理和其他事務的諮詢,或負責提供文化、康樂、環境衞生等服務。」

深化大灣區合作 加快融入國家發展(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特區政府及立法會大灣區訪問團,於4月21至24日到訪深圳、東莞、佛山、廣州四個城市,共有83位議員參加,這是香港落實「愛國者治港」後行政立法首次聯合到內地考察。考察行程非常緊密,涵蓋創科及智慧城市、環保、青年發展和文化藝術體育等多個範疇,有助行政立法更深入了解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最新發展,推動兩地深化合作。

經民聯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地方行政改革新方向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公布特區政府已展開地方行政及區議會改革檢討,並提出改善地區治理架構三大原則,確保未來安排符合基本法及「愛國者治港」原則,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經民聯認為,本港要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在地區層面做到良政善治,現行地方行政制度有必要進行改革,聯盟對特區政府提出的三大原則表示全力支持。

灣區考察成果豐 科技集群潛力大(吳永嘉) – 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官員和立法會議員組團訪問大灣區內地城市,最大亮點是行政長官李家超親自帶隊,一眾司局長隨同出訪。此次考察讓大家看到了香港創科發展的希望。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經濟充滿創新活力,且具備完整、高質的產業鏈,正可彌補本港的不足。香港應與該幾個城市積極進行創科合作,全力打造科技集群的最新平台,實現優勢互補,同時要補足先進製造業短板,以支撐本地創科產業的發展。

建立「大灣區共同市場」 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香港恢復全面通關後,粵港澳三地交流愈加緊密,大家可以重投大灣區的一小時生活圈。今個星期初,我赴廣州出席了第9屆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暨福布斯中國創投高峰論壇。當前國家正着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品質和水平,今次投資年會正好成為各界精英探討合作、共商發展的重要平台,同時亦為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