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奶粉荒」莫急病藥亂投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早前,農曆新年快到臨之際,本港鬧出了奶粉荒問題,為人父母要為初生子女食用的奶粉四出張羅,好不徬徨。政府為了急巿民所急,匆忙祭出修訂《二○一二年進出口(一般)(修訂)規例》,嚴限攜帶奶粉出境的數量,違例者一經定罪,可被罰款五十萬元及監禁兩年。新例一出,令人覺得政府有點藥石亂投,反而激發新一輪的中港矛盾。

優化長遠基建規劃 推動本港可持續發展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二○一三年《施政報告》公布後,引發不少討論。《施政報告》嘗試繪畫香港未來的城市規劃藍圖,在短、中期增加房屋土地供應方面,提出十項措施;至於長遠增加土地供應,則包括落實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在維港以外適度填海、開拓岩洞和地下空間的發展等。但這份藍圖卻欠缺配套的長遠基建規劃,令人失望。

助港中小券商拓內地巿場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中國和歐美各國的實體經濟目前仍深受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未能完全復元,有關後遺症仍不時浮現。這場前所未見的金融災難,其中一個教訓是:金融發展應該為實體
經濟服務,金融業不該自我膨脹、自我循環,脫離實體經濟。

庫房水浸不應抽水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水是生命之源,萬物離不開水。俗語說:「水為財」,水也是市民安居樂業的經濟基礎。對政府而言,水就是財政資源,剛剛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在「庫房水浸」的大背景下推出,不少輿論認為,財爺做了「守財佬」,筆者認為財爺是做了「抽水佬」。

經民聯欲拉發叔兒子入黨 (大公報)

經民聯現時在立法會議席數僅次於民建聯,主席梁君彥透露,目前正積極招募新丁,有意吸納黨內成員兼鄉議局主席發叔的兒子劉業強入黨,亦有意邀請立法會獨立議員加入,冀加大經民聯在立會內的影響力,更笑稱希望成為第一大黨。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就「取消勾地機制」的回應

對於政府取消勾地機制,恢復定期賣地,經民聯認為政府從供應著手回應市民對住屋需求的做法,可以接受,同時亦證明過去數年勾地制度失效。經民聯認為,勾地表的失效並非因地產商缺乏勾地意欲,而往往是因政府對地皮的估值太高,令市場沒有充足的土地供應。

中小券行經營嚴峻,預算案未能救近火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在新的《預算案》中提及要進一步促進香港金融服務業,包括發展資產管理、開展私募基金和發展人民幣債券巿場、進一步放寬「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QDII)、以及盡快落實下一階段擴大「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安排等等,旨在為金融服務業打造一個更美好的前景。方向是正確,只可惜有點「遠水不能救近火」的感覺。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就2013年財政預算案的回應

作為本屆政府第一份財政預算案,曾俊華的預算案務實審慎,整體合格,但卻未能提出有效措施,解決社會目前面對的深層次矛盾、高地價政策和貧富懸殊問題,我們期望政府加大力度提出具體的措施對症下藥。

漁農工商中小企 經民聯全心為你
香港中小企協會就財政預算案向本會發表意見

今日,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就「拖網漁船船東特惠津貼」向食物及衛生局提出書面質詢,重點要求局方解釋為何沒有委任漁民代表加入上訴委員會,以及何為透過”合適渠道”收集資料,以供上訴委員會評估受影響的漁民是否屬於”非主要依賴香港水域為其拖網捕魚作業的區域”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