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減電訊沙井氣體爆炸風險的措施 – 書面質詢 (盧偉國)
主席,鑒於近年電訊沙井內氣體爆炸的事故偶有發生,前電訊管理局於2010年3月委託顧問研究此問題,並於同年6月公布一套自願性的《紓減電訊沙井氣體爆炸風險的實施指引》(“《指引》”)…
主席,鑒於近年電訊沙井內氣體爆炸的事故偶有發生,前電訊管理局於2010年3月委託顧問研究此問題,並於同年6月公布一套自願性的《紓減電訊沙井氣體爆炸風險的實施指引》(“《指引》”)…
關於物業管理,涉及許多很具體,甚至很瑣碎的事項,但卻與廣大市民能否真正安居息息相關,正所謂「民生無小事」。我認為,梁美芬議員今天提出的議案以及幾位同僚提出的修正案,可以有助於促使當局更加重視這個議題。
買樓置業可是不少香港人的人生目標,也可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當「擁有」物業之後,自然就會衍生出「管理」的需要。即使是已經成立了法團的樓宇,或是擁有幾千戶、數十座的現代化大型屋苑,其實同樣會碰上不少管理上的難題,令圍繞小業主、法團、管理公司,以至發展商之間的爭拗不斷。
近期股票巿場的投資,很容易因為一些現象出現波動,散戶的投資情緒可謂十分虛怯。如位於地中海東部的塞浦路斯,為求獲得歐盟的100億歐元救助貸款,不惜試圖向銀行存戶開徵存款稅,一時間「歐盟危機」再現,成為大戶新近造淡的借口。
香港經濟產業結構單一的問題一直為人詬病。要確保經濟持續發展,我們一方面要繼續發揮優勢,支持傳統的支柱產業,以及幫助這些產業升級轉型;另一方面,我們亦要開拓新的產業、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我在2008年5月已向當時的發展局提出, 我們一直也希望可以有水上的士服務。該項服務可供沿海岸來往九龍東及九龍西, 將來亦可在維港海面為遊客提供一項更優質的水上交通服務,也可迎合本地市民的需要。不過,很可惜,在過去數年,渡輪服務的航線卻遭逐一“陰乾”, 艱苦經營的渡輪航線在維港逐一消失。
從內部因素看,香港長期過分依賴金融、地產及銷售等服務業,令經濟結構欠缺多元發展,弊病日益明顯。亦由於缺乏新的經濟增長動力,難以創造更多的優質職業崗位,令年青人日漸缺少向上流動的機會,衍生不少社會民生問題。
啟德新發展區是本港現時最大的市區臨海發展計劃,總面積逾320公頃。除了郵輪碼頭,還有酒店和零售等旅遊設施、體育場館、商業和住宅用地等。將啟德發展成為九龍的新核心區域,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既為香港的發展注入新動力,也為市民提供居住的空間,也帶來不少創業和就業的機會。
過去數年,我跟工業總會以至是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經民聯”)的同事,也曾在立法會內外多番向政府表達意見,指出如要發展知識型經濟,便不能只向金融和地產業傾斜,而在發展服務時,亦不應忽略我們固有的優勢和其他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