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民聯BPA
自由行褪色 還要趕客嗎?(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五. 一」黃金周甫開始,訪港內地旅客人數是增是減、消費力是強是弱,仍有待揭盅;然而,旅遊界近日頻頻預警,指自由行旅客訪港熱情有冷卻趨勢,酒店沒有逼爆、食肆沒有滿場,零售業或要經歷自○九年以來最困難的一年。
大嶼山發展 – 書面質詢 (林健鋒)
行政長官在二○一四年《施政報告》中表示,政府會研究進一步開發大嶼山東部水域及鄰近地區,打造「東大嶼都會」,作為一個新核心商業區,亦會配合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的落成,探討在該處發展商業設施,以發揮其「橋頭經濟」的價值。關於大嶼山的發展,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議員拉布 社會無奈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又開始拉布了!這幾年拉布成了立法會的例行公事,市民最初也會關注一下,到現在大家都已經處之泰然,對這些無聊瑣碎的事嗤之以鼻,連傳媒也漸漸不怎樣報道沉悶的拉布,堂堂莊嚴的議會淪為「馬騮戲」的表演場所,令人無奈。
台灣自己倒米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三月十八日,台灣數百名反服貿學生衝入並佔據立法院;三月二十三日,部分學生突然衝入行政院,逼令警方清場,雙方發生流血衝突,造成多人受傷;四月十日,反服貿學生正式撤出立法院,佔立院風波暫告一段落。台灣反服貿運動是反面教材,值得港人引以為戒。
學術自由與科學精神不可偏廢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很多人都熟知辛棄疾的名句:「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為賦新詞強說愁」也許是浪漫的。但是,若然為了政治目的,「強說香港學術自由受壓制」,甚至「強行製造悲情的假象」,就是可恥的。
同股同權不容混淆視聽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當業界以為阿里巴巴上市棄港赴美,「同股同權」這個議題可以暫且擱下之際,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仍未有放下,上周初在其網誌上再度就這個議題發聲,更質疑「同股同權」並非普世價值,李總裁以這種方式混淆視聽,最終亦要急急腳再發文澄清引用例證失當,足以顯示李總裁在力撐改變「同股同權」方面黔驢技窮!
均衡參與避免民粹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好事多磨的立法會上海訪問團終告圓滿完成。在政改諮詢即將結束的關鍵時間,普遍市民都將這次訪問團的重點,放在民主派與中央官員就普選問題交流意見之上。雖然一次會面未能解決問題,但這次會面卻為日後政改討論打開了理性溝通的大門,相信通過各方良性互動,能推進香港達致普選的目標。
莫短視看待「滬港通」得益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中港雙方上周公布了「滬港通」,說實在的,這個新政策為金融市場開創一個先河,絕非像吃一頓簡單的晚餐那樣可以瞬間消化掉;經歷了一個星期,很多行家亦未能好好消化這輛雙向直通車,究竟對本地業界利好的程度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