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致謝動議 – 發言(梁君彥)

施政報告的內容廣泛包含了推動經濟持續發展及改善民生的多項政策、加快土地與房屋規劃等措施,並在推動青少年工作方面有不少着墨。施政報告亦延續現有支援工商界的措施,在推動經貿、創新科技發展、吸引外來人才及增加勞動力供應方面,回應了工業界的一些訴求。

重建大坑西邨達致三贏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今年《施政報告》中提到,中低收入家庭對購買資助房屋的需求明顯增加,政府有必要積極探討通過房委會、房協、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等公共或非牟利機構,多管齊下增加資助出售單位供應。「四叔」李兆基先生同日表示有意捐出大坑西邨地皮,興建青年居所,令社會重度關注石硤尾大坑西邨重建計畫。

《施政報告》致謝議案 – 發言 (劉皇發)

代理主席,在之前上兩次的施政報告辯論當中,我也有就內地居民 “個人遊 ”計 劃 (下 稱 “自由行 ”)的問題發言。我充分肯定SARS後安排的自由行,對香港經濟帶來的巨大好處。但是,鑒於香港是彈丸之地,人口極度稠密,不能夠“多多益善”、無限度地接待訪港旅客。因此,需要規範和節制自由行,以免影響香港的社會民生,帶來民怨。

《施政報告》致謝動議 – 發言(梁美芬)

代理主席,今年的施政報告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今年的題目是 “重法治 掌機遇作抉擇 ”,代理主席,我認為起題實在不錯。毛孟靜議員剛才提到為何整份施政報告都沒有提到佔中的問題,但如果在施政報告裏特別提及佔中的問題,我認為是把佔中抬高了。特首主動用“重法治”這數個字,正正便是要正視因為佔中而引申出來的潛在法治問題。

泊車位供應 – 書面質詢 (梁君彥)

交通諮詢委員會於去年十二月發表的《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指出,本地整體車輛數目的增長主要來自私家車。在二○○三至二○一三年期間,私家車共增加了四成;而截至去年九月,登記私家車的總數為535 537架, 按年增長4.6%。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