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歌法在港落實方式料視乎立會拉布否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近日廣泛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國歌法》草案進行第二次審議,經研究後建議於10月的會議上,提請審議將《國歌法》列入香港及澳門的《基本法》附件三。若10 月份順利通過,相信將會透過附件三將《國歌法》適用於香港。這個舉動引來香港社會一些熱烈的討論,爭論點包括該法在通過後應直接適用於本港,抑或需通過本地立法。
近日廣泛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國歌法》草案進行第二次審議,經研究後建議於10月的會議上,提請審議將《國歌法》列入香港及澳門的《基本法》附件三。若10 月份順利通過,相信將會透過附件三將《國歌法》適用於香港。這個舉動引來香港社會一些熱烈的討論,爭論點包括該法在通過後應直接適用於本港,抑或需通過本地立法。
內地高鐵系統四通八達,高鐵香港段亦有望在明年落實通車,通車後香港面對的將是內地龐大的高鐵系統所帶來的各種機遇,更能融入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誠然,「一地兩檢」方案在民間亦引發不少憂慮,例如有人擔心方案會間接導致跨境執法,法律細節尚有待進一步完善等問題,但當中亦有部分屬於被嘩眾取寵、毫無意義的政治抹黑,一心要拉倒「一地兩檢」。兩地政府需要一起合作,將方案成功落實,使這些抹黑不攻自破。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月初接受訪問,狠批反對派是「香港民主制度發展的最大障礙」。李飛直言民主派造成「五大障礙」包括23條未立法、國民教育失敗、拉布成風及違法佔中等。李飛這番話,民主派抗拒是正常的,但這番話盡顯中央對香港回歸20年的看法,值得港人深思。
政府新班子曝光後,出現不少風波,原屬民主黨的羅致光要先退黨方出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雖然是民生黨大腦級人物,建制派對特首委任羅致光為掌握地區命脈的社會福利局局長,並沒有發出聲嘶力竭的反對聲音。可是,當政府傳出有意委任蔡若蓮女士——一個曾與教協競選過的資深教育界工作者為新一任教育局副局長時,卻成為反對派群起而攻之的目標,民主派向不同光普的人士展現了民主精神嗎?
「一地兩檢」最終方案出爐,筆者相信,現時的「一地兩檢」方案是經過特區政府與內地有關部門長期協商爭取所得,來之不易。但香港仍有小部分人大肆渲染,拋出「割地」或「割讓」論,肆意曲解《基本法》,一心要拉倒一地兩檢的安排。
大家期待已久的「一地兩檢」方案終於出爐。不出所料,高鐵香港站的「一地兩檢」方案將以深圳灣模式為基礎。高鐵的最終目的就是為香港市民帶來更舒適、更便利的交通設施。香港絕大部分市民希望高鐵有「一地兩檢」,亦期望政府能順利推出「一地兩檢」。
政府昨日公佈「一地兩檢」方案,將以深圳灣模式為基礎,在西九龍總站設立內地口岸區。但在內地口岸區內,仍有六個範疇隸屬香港民事法律管轄,包括車站、隧道等設施的施工建設、保險、維修保養、消防標準等。
高等法院上周五頒下判決,撤銷羅冠聰、梁國雄、劉小麗和姚松炎的立法會議員資格。反對派內有些人對判決感意外,但只要細心閱讀2004年有關宣誓的司法覆核案,當時法官已指出法律對宣誓內容及形式是非常嚴格,不容冒犯。DQ(撤銷資格)案判決,向公眾發放清晰信息,任何違法違規行為會有法律後果,不管什麼政治理由,不容任何人以身試法。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 (7月17日) 早上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會面,就特區政府2017至2018年度《施政報告》提交聯盟的意見,呼籲政府抓緊「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兩大發展機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當中包括225項具體建議。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博士表示,林太對聯盟的建議反應積極,並要求索取進一步資料。副主席林健鋒議員亦透露,就社會廣泛關注的強積金對沖問題,林太要求經民聯代表商界做好與業界的溝通工作,廣泛深入地整合業界意見,然後向她反映。
全港市民特別是西九龍的居民都期待着高鐵通車。他們多年來忍受高鐵工程帶來的噪音、衞生及交通等問題,為的是等通車那天,能帶來市民交通上的便利,但要達致這個理想,「一地兩檢」必不可少。無可否認,「一地兩檢」是個大議題,政府應該好好預備充足時間讓市民了解「一地兩檢」的好處。其中有爭議的部分,主要來自有人自始至終反對「一地兩檢」,因此有爭議也是無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