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大計 鴻圖遠望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出爐,內容全面覆蓋社會各個層面。適逢國家「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加上在《國安法》實施及完善選舉制度落實下,社會回復昔日安寧。對於特區政府能破天荒以更創新、更前瞻的視野,帶領港人重整旗鼓,建設宜居城市,我們表示歡迎及支持。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出爐,內容全面覆蓋社會各個層面。適逢國家「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加上在《國安法》實施及完善選舉制度落實下,社會回復昔日安寧。對於特區政府能破天荒以更創新、更前瞻的視野,帶領港人重整旗鼓,建設宜居城市,我們表示歡迎及支持。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香港未來的發展大計,其中首次提出的「北部都會區」是一個創新、有遠見的構想,完善香港及深圳以至其他大灣區城市的對接,並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香港與前海的創新科技更緊密合作。希望盡快落實,此舉將能真正做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助提升各行各業的競爭力,保障香港長遠繁榮穩定,因此工商界對此表示歡迎和支持。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合共採納了經民聯超過80項建議。經民聯早前提出《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建議書,提出將新界打造為「安居之區」、「十四五」規劃及前海合作「產業之區」、大灣區「融合之區」。今次政府提出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及更縱深的腹地,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十四五」規劃、前海發展等機遇。經民聯歡迎特區政府吸納建議,不再視新界為香港與內地的「區隔地帶」,將新界視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個中心。
新冠疫情持續全球大流行,相比很多歐美地方,香港疫情持續穩定,本地「清零」超過一個月,疫苗接種率繼續節節上升,正所謂「路通才可財通」,香港與內地免檢疫通關就是路路暢通、重振經濟之本,我認為,現時形勢是「萬事俱備,只欠通關」,特區政府未來工作重點是爭取與內地恢復通關,優先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通道,令商務及有恩恤需要人士自由往來,令重振經濟更有底氣。
新界過去被視為香港與內地的「區隔地帶」,不僅直接阻礙了新界的開發,而且嚴重限制了香港的安居和發展的空間。經民聯今日(29日)發佈《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研究建議書,就如何全面開發新界提出一系列建議。經民聯指出,香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通過開發新界,來發展香港,造福港人。促請特區政府以新思維、新規劃、新元素,改變以往視新界為邊陲、邊境的規劃思維,將新界視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個中心,全面開發新界。
香港新冠疫情已漸趨穩定,連續多天錄得本地個案「清零」,首劑疫苗接種率亦達約六成半,但香港仍未與內地恢復通關。經民聯今日指出,特區政府一直未有推出有效和與內地對接的「港康碼」系統,是粵港兩地恢復正常通關的主要障礙,促請特區政府以香港市民的福祉為依歸,立即推出可與「粵康碼」互通的「港康碼」。經民聯又敦促新任衞生署署長盡快推動健康碼於香港正式使用,並委任工商界代表、經濟學者入加兩地通關對接專家小組,以促進兩地盡快恢復通關。
適逢中秋佳節加上消費券效應,近日本港的飲食及零售等市道丁財兩旺。不過,航空、旅遊、跨境運輸等多個行業仍未復甦,加上九月開始是出口淡季,不少中小企經營情況仍然是非常嚴峻。早前我聯同多名工商界代表與金管局及銀行高層會面,要求延長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畫及中小企融資擔保計畫等措施,我樂見當局接受我的建議,以紓緩中小企目前面臨的巨大資金周轉壓力。
繼上星期公布「跨境理財通」後,本周亦公布債券通「南向通」開通日期,香港與內地的金融合作將更進一步。「跨境理財通」便利大灣區內的個人投資者進行跨境開戶及投資,內地居民可以到當地銀行進行見證開戶,然後直接向香港金融機構作出投資指示購買理財產品。而債券通「南向通」讓內地投資者購買香港債券市場的產品,預料會吸引到更多機構來港發債,加快香港債市發展。
重新構建的選舉委員會選舉於本月十九日舉行,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早前公布有效登記為選委會的當然委員、獲提名產生的委員及候選人的名單,我認為,隨着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相繼落實,築牢維護國家安全防綫,全面貫徹「愛國者治港」原則,特區政府要實踐良政善治,就要與社會各界攜手做實事,重振經濟,並以實際行動共同破解困擾多時的深層次矛盾問題。
由國務院港澳辦、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人民銀行等組成的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本周來港舉行一系列宣講活動,向特區官員、立法會議員和工商界代表,解讀規劃重點,協助香港準確了解發展大局,善用優勢開創香港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