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經民聯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逾100項建議
促派萬元「回歸慶典消費券」
設專項基金提升人均居住面積

經民聯核心成員今日透過視像會議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出逾100項《財政預算案》建議。

經民聯核心成員今日(10日)透過網上視像會議,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2022至2023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書。建議書以「穩疫情 速通關 振經濟 助安居」為四大政策主題,合共向司長提出逾100項政策建議,涵蓋了創科、醫療、金融、房屋等經濟和民生議題。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慶,經民聯建議特區政府推出每人1萬元的「回歸慶典消費券」,以刺激消費,提振內需,加快經濟復甦;又建議設立基金專款推動將人均居住面積由161平方呎增加至200平方呎,再循序漸進增加至215至237平方呎,以解決香港住屋問題。

與財政司司長視像會面的包括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副主席林健鋒、梁美芬、吳永嘉和劉業強及經民聯立法會議員陸瀚民。林建岳表示,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大慶之年,也是香港「由亂轉治」、「由治及興」的重大轉折之年,香港應該抓住契機,既爭取中央挺港,又建議政府推出每人1萬元的「回歸慶典消費券」,以助加快經濟復甦。面對疫情升溫,他建議政府鼓勵私營機構提供額外一日疫苗假期,推動市民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亦要在《預算案》增撥資源,加強疫情防控,並促請特區政府爭取中央提供政策支持,聯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參與亞洲醫療健康投資平台,推動本地醫療科技產業發展。林建岳又建議特區政府加快推動香港發展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加強對藝術品拍賣和交易行業的支援,同時協助香港電影業與大灣區合作開拓「一帶一路」市場。

盧偉國表示,香港各行各業再受疫情打擊,促請特區政府不要手軟,持續投放資源,務求讓香港經濟在疫後全速復甦。在解決本港「劏房」和籠屋等房屋問題上,他建議訂立具體政策目標並設立基金專款推動,將人均居住面積由161平方呎增加至200平方呎,再循序漸進增加至215至237平方呎;啟動較大規模的公屋重建計劃,並盡量做到原區安置;妥善整合空置校舍用地,興建更多公屋和資助房屋以及加快舊區重建步伐。為把握國家「內循環」機遇,盧偉國建議特區政府成立高層次的融入國家發展工作委員會,統籌香港參與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並爭取粵港澳大灣區放寬執業限制,擴大專業人才的發展空間。他亦提出全面優化「智方便」平台,減少重疊,實現政商「零跑動」,並為《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設立專項基金及訂出落實時間表,以推動智慧城市和綠色城市建設。

林健鋒指出,新冠疫情來勢洶洶,不少企業已「手停口停」,工商界已不能承受第五波疫情的衝擊,他建議特區政府研究優化「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加入個人身分同追蹤功能,增加追蹤和紀錄的準確性。現時疫情持續打擊香港經濟,他促請政府優化和延續各項支援中小企措施,讓企業有「唞氣」空間,包括為「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制訂妥善的「循序漸退」安排;為租用私人物業的商戶提供半年租金和差餉津貼;優化「中小企免息貸款」和「BUD專項基金」等計劃;延長非住宅用戶水費、排污費減免等,並建議政府撥款5億元鼓勵業界舉辦大型活動,推出更多「賞你遊香港」等優惠計劃,帶動零售、旅遊和飲食業復甦。減輕中產和青年置業負擔方面,他建議政府進一步擴大「居者有其屋計劃」,為首次置業人士提供津貼,並適度調整私營房屋的按揭要求,減輕置業負擔。

梁美芬指出,基層市民和長者的生活受疫情影響特別嚴重,建議政府動用防疫抗疫基金支援受疫情影響的商戶、從業員和市民。她表示,《預算案》要精準扶貧,建議政府成立「失業援助金」,向失業人士每月派發8,000元,為期半年,並撥款10億元設立「失業轉型支援基金」。她又提出「年齡友善職場稅務優惠」,推動僱主聘用銀髮長者,同時將2元票價優惠擴大至全日制學生。改善環境衞生方面,她建議政府斥資20億元成立基金推動「聯廈聯管」先導計劃,根治「三無大廈」消防和衞生隱患,並撥款15億元滅鼠基金和20億元滅蚊基金,以及設立環衞創新科技基金和公眾街市現代化基金。此外,梁美芬促請政府將航空界飛機租賃的稅率下調2%,並增加航運界海事保險稅務優惠,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國際海運中心的地位。

代表廠商的吳永嘉建議政府以專項基金鼓勵院校、科研機構及製造業合力研發新醫療和防疫用品,並整體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強化園區與周邊土地的協同發展,以及完善「創新及科技基金」跨境支援,調高港商在內地研發活動的支援比率,全面支持創科產業發展。推動再工業化方面,吳永嘉促請政府盡快成立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訂立「再工業化」的清晰目標,明確工業4.0的策略,並檢討和完善過時的土地規劃制度,加快增加創科和工業用地供應。他又提出多項措施支持研究成果商品化,包括設立基金提供配對資助,支援初創企業,以及推動創新及科技基金「公司化」,優化撥款機制等。為幫助廠商把握「內循環」機遇,他建議政府推出「香港製造」商貿專項計劃和「電子商貿支援計劃」,並設立20億元基金,提升香港產品和品牌地位。

劉業強表示,新界居民樂見政府提出開發新界計劃,希望《預算案》大手筆撥出資源,全速發展新界,造福港人。他建議政府盡快修例降低轉售祖堂地的門檻及完善收地賠償機制,以現時甲級賠償金額為起點,所有收地以不低於甲級標準作賠償,同時預留一定比例單位給祖堂地持份者;設立高層級北部都會區專責小組,在新界土地補地價上全面採用「標準金額」;以及加快發展相關棕地,並制定明確的重置計劃。為配合創科產業發展,他建議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規劃應延伸及配合新界北發展,形成一體化商住區,並建議政府在新界北設立大灣區人工智能研究重點基地,同時設立專門的創新及科技學院,集中培訓創科產業的人才。另外,他促請政府全速推展《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各項鐵路基建,加快北環線、古洞站、洪水橋站等鐵路發展,妥善落實各項基建計劃。

重點關注青年發展的陸瀚民向司長提出多項建議,以協助港青開拓發展空間,包括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恆常化、為青年設立大灣區生活或房屋津貼、推動編制大灣區版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目錄,以及在大灣區設立聯絡處為內地港人提供支援。為解決青年「在學貧窮、在職貧窮」問題,他建議政府參考金融發展局的「YOUTH」計劃,資助本地工商界提供更多青年有薪實習機會,並設立10億元「青年專業發展基金」,為青年報讀專業課程及考取專業資格提供資助。為加強青年教育和確立正確國家觀念,他建議在即將落成的公務員學院開辦各種面向本地青年的課程,讓青年了解國情及政府運作。另外,陸瀚民促請政府設立2億元的特別專項基金,讓有需要的社福機構申請,避免對社福機構服務及人手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