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補救 挽回市民信心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港鐵沙中綫被揭發工程問題,政府召開跨部門記者會交代調查情況及跟進措施。政府發現港鐵提交的報告資料前後矛盾,亦有多處施工與圖則不符,港鐵至今未能作出解釋,官員直言對港鐵失去信心,並已將資料交警方跟進。同時,作為港鐵大股東的政府,亦召開董事會重組港鐵管理層,行政總裁梁國權、工程總監黃唯銘及三名總經理會辭職。
港鐵沙中綫被揭發工程問題,政府召開跨部門記者會交代調查情況及跟進措施。政府發現港鐵提交的報告資料前後矛盾,亦有多處施工與圖則不符,港鐵至今未能作出解釋,官員直言對港鐵失去信心,並已將資料交警方跟進。同時,作為港鐵大股東的政府,亦召開董事會重組港鐵管理層,行政總裁梁國權、工程總監黃唯銘及三名總經理會辭職。
夏日炎炎,又到暑假出遊的高峰期。據旅發局資料,今年上半年訪港旅客突破三千萬人次,按年升超過一成,反映過去一年旅遊業暢旺。成績可人之餘,我們亦要留意來自台灣、韓國及東南亞等短途旅客人數下跌明顯;加上目前港元強勢、中美貿易戰陰霾及本港旅遊點及配套的情況仍有改善空間;當局須未雨綢繆,把握機遇,推動旅遊業發展。
內地疫苗造假案愈鬧愈大,數以十萬計的劣質疫苗恐已流出,由於事件威脅到人民健康特別是孩童健康,因而點燃了民眾的怒火。國家主席習近平批示事件要一查到底,嚴肅問責;總理李克強明言事件已超越道德底綫,必須要給全國人民一個明明白白交代。
政府早前提出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的初步構思,惟有關建議引起工商界強烈反彈,尤其擔心影響中小微企的生存空間。要解決爭議,我認為政府必須「落水更深」,包括將承擔金額加碼及將承擔年期延長;政府亦可研究設立專項基金或提供免息貸款,支援受影響的中小微企,以減少對本港營商環境的衝擊。
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主席盧偉國、副主席林健鋒、張華峰今日(7 月 17 日) 聯同二十多個工商機構、中小企商會代表與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會面,表達業界對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的意見。盧偉國主席會後表示, 政府取消強積金「對沖」 ,將令工商界及中小微企因無法承擔大額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可能被迫裁員甚至倒閉,促請政府審慎考慮中小微企的承受力, 延長政府承擔年期、增加政府承擔金額及制訂長遠解決方案,為中小企留一線生機。
美國政府在周二公布新一份清單,有意向逾六千種、價值高達二千億美元的中國貨品收取百分之十關稅,預計最快八月實施。與「六月清單」不同,今次這份清單幾乎涵蓋全部貿易類別,所有行業都會受到影響,假如最終落實徵稅建議,無論是生產商、出口商還是銷售商,都會面臨衝擊。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7月12日)下午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會面,就特區政府2018年《施政報告》提交建議書,當中的建議涵蓋13個範疇,有222項具體措施。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博士表示,香港目前正面對土地房屋短缺等民生問題,也要應對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期望特區政府推出措施支援工商界面對外圍經濟壓力及營商成本上升的挑戰,並積極把握國家「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發展的機遇,創新前行,利用經濟成果改善民生。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周公布六招新房策,以期為熾熱的樓市降溫,回應市民的住屋訴求。雖然新房策仍需時日才可評估成效,但我認同特首覓地決心和方向,亦敦促特區政府各部門應不拘一格、大膽創新,考慮更多實際、快捷的選項,滿足社會日增的土地需求和住屋需要。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除了為香港帶來商機,同時亦為年輕人製造創業和就業機會。近日我在立法會提出“共建大灣區”議案,要求特區政府向中央及廣東省政府爭取推出便利措施,方便香港人在大灣區生活及發展,獲得多個政團的議員支持及通過有關議案。隨著大灣區的具體規劃即將出台,我期望香港各界能夠把握機遇,發揮自身優勢,促進香港經濟及民生長遠發展,並為香港各行各業及年輕人提供更大舞台。
去年七月一日,本港首位女特首挾高民望上任;一年,霎眼而過。這位秉持着「理財新哲學」的特首,在各個經濟民生範圍均交出成績,行政立法關係得以改善,社會氣氛亦得以緩和。未來幾年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大灣區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以及波譎雲詭的國際局勢,特首能力將更見真章。社會各界均期望她能夠經得起考驗,帶領香港踏上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