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經民聯慰問國家核酸檢測支援隊表謝意

為期14天的香港「普及社區檢測計畫」將於今日(14日)晚上8時圓滿結束,當中由國家衞健委派出的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人員辛勞多日,為檢測和截斷本港社區內的隱形傳播鏈盡心盡力。經民聯多名領導和地區骨幹今日分批來到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的臨時氣膜實驗室「火眼實驗室」,向支援隊人員予以慰問,感謝他們的無私付出。

齊心合力衝出「疫」境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普及社區檢測計畫已為超過一百四十萬人進行檢測,相繼找出多位隱性患者,早作隔離和追蹤,切斷社區傳播鏈。全賴中央政府的支持,香港醫護和內地實驗室人員不辭勞苦,在特區政府統籌調配之下,方使計畫運作順暢。市民亦大致對安排感到滿意,認為過程簡易方便,樂意為自己、為社區健康出一分力。

經民聯向特首提《施政報告》建議
促抗疫不忘部署復甦經濟
打造「亞洲醫療健康投資平台」
設30億基金助港企拓「內循環」商機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9月9日)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交一系列建議。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表示,今年聯盟的建議書以「拼經濟,保民生,衝出『疫』境」為主題,涵蓋兩個主軸、四大範疇、十大專項建議,建議特區政府當務之急,是既要全面防疫抗疫,又要在疫情進一步放緩之時,為「後疫情時代」復甦經濟作出部署,主動參與國家「十四五」規劃及對接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實現國內國際市場「雙接軌」,令香港內外經濟活動盡快恢復和改善民生。

創造條件 重啟經濟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特首林鄭月娥將於下月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疫情重挫本港經濟,工商界正面臨前所未見的困局,失業率高企,市民生活百上加斤。政府一方面需要全面防疫抗疫,以保障市民生命安全為首位;另一方面要制定中長遠措施,為日後經濟復甦作出全面部署。

彈性思維 重振經濟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儘管最近每天新增確診個案稍為回落,但疫情仍處高位;市民齊心抗疫之餘,政府急須加強檢測工作,才能有效截斷傳播,早日讓社會看到疫症的盡頭。面對持續大半年的疫情及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各界更應團結一致、積極議政,協助政府將防疫與經濟復甦並行,令市民的生活環境得以改善。 

減內耗撐企業救經濟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生命安全是至高無上,新冠肺炎的第三波爆發,短短個多月已令本地超過三千人確診,逾六十人病逝。在難過與哀悼的同時,我們亦充滿憂慮,每日新增個案中有大量源頭未明的本地感染,反映社區上仍有未知的傳播鏈,市民外出提心吊膽,社交限制措施亦重挫經濟。

經民聯晤特首倡向失業人士月派$8000
促推第三輪抗疫基金補漏拾遺
盡快推行「港康碼」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今日(8月12日)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會面,就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對本港帶來的衝擊,聯盟各個業界議員仔細收集不同業界對不同支援措施的意見,並在最短時間內向特首反映,爭取解決問題。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在會見傳媒時表示,目前香港社會逐步回復穩定,希望政府重新聚焦於解決各類經濟和民生問題,急市民所急,並盡快檢視現時防疫抗疫基金和其他支援措施不足的地方,從速補漏拾遺和加碼支援各行業中小企及各階層市民,以達至「撐企業、救經濟」的目標,特首對此反應正面。

租金津貼 特事特辦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近日本港的新冠肺炎確診數字略為回落,這固然是全港市民上下一心抗疫的成果。然而,政府應疫情多次收緊防疫措施,各行各業均受到嚴重打擊,不少商戶更被逼停業、僱員被逼停工。租金是商戶面臨的最大挑戰,我促請政府在第三輪抗疫基金中推出特別租金補貼,以解業界燃眉之急。

釐清形勢 發展經濟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踏入本地第三波新型肺炎疫情,市民難免感到氣餒,但請大家繼續保持一貫的防疫意識,降低感染風險,照顧好自己及身邊的家人朋友。病毒不會一時三刻消失,特區政府更應為香港的經濟復甦做好各項部署,就《港區國安法》的推行贏取市民信心,並抓緊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讓港企疫情穩定過後有一個新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