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港可將「超級跑車」大灣區領向國際軌道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世界經濟飽受衝擊,國際角力明爭暗鬥,世界舞台處於動盪不安之中。香港在經歷了一年多的「黑暴」衝擊後,元氣未復之際又迎來疫情的打擊。在這令人擔憂的年代,危險與機會並存,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應變。我們目前所處的是百年未有的國際大變局,而新冠疫情正加速這個變局的到來。過去數十年,香港雖取得了非凡成就成為閃耀國際的東方之珠,而在目前這個百年變局當中,香港必須找準定位,把握中國發展的大趨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的藍圖當中,以趕上國家騰飛的高速列車。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完結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百年宏偉目標也即將完成;而「十四五規劃」已經揭開帷幕,在去年初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必然成為「十四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灣區定位已成,發展已起步,而香港過往多年都被政治纏繞,被民粹騎劫;去年的社會撕裂動盪,更令香港的聲譽大打折扣。

為香港爭取更吃重角色及政策

習主席提到,深圳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但香港有得天獨厚的「一國兩制」優勢,背靠祖國,金融、法治及專業服務與國際接軌;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之中,香港所擔當的角色依然舉足輕重,是把大灣區這部「超級跑車」領向國際軌道的重要推手。

香港對外需面對國際經濟動盪的衝擊和其他城市追趕壓力;對內則面對政治紛爭、民生問題及深層次矛盾阻延前進步伐。對於當前困局,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在國家的「十四五規劃」草擬之際,特區政府應積極與內地發改委等相關部門溝通,為香港爭取更吃重的角色及有利政策。

國家全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從中我們亦看到香港所應該扮演的角色,香港需要從區域性的高度去看待自身發展,要把發展前景與大灣區一體化結合,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廣闊的空間。我們要以法治、專業服務、金融航運行業等多方面與國際發展的優勢充分發揮,融入大灣區的建設。

此外,習近平主席亦強調,面對世界經濟的複雜挑戰,要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他指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習主席指出,要在內外貿、投融資、財政稅務、金融創新等方面,探索更靈活的政策體系、更科學的管理體制。而香港在這些方面正正具有國際接軌的突出優勢,我們可以做到的既是為國內企業走出去搭建優質平台,同時,更可為國內企業引入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與技術,充分發揮橋樑作用。

與此同時,大灣區的發展更是香港下一代的出路。習主席提出,「要充分運用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來內地學習、就業、生活,促進粵港澳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

融合發展找準定位重新出發

反對派長期刻意煽動和誤導港人,將國家的計劃和政策視為洪水猛獸,傷害兩地人民的感情,令香港青年不但沒有正確認識國家與香港的關係,甚至排拒及敵視國家,更遑論要投身國家發展之中。國家時刻將香港的發展和年輕人的未來記掛於心,卻難以喚醒一班香港的反對派及「裝睡的人」。

過去多年,中央一直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卻被反對派及外國勢力以種種歪理和謊言不斷破壞港人與國家之間的互信,港人必須正視中央與香港的關係,為經濟發展找準定位、重新出發,否則我們下一代的發展有可能被「邊緣化」,經濟將會停滯不前,最終受損的都是香港市民。

面對政經困局,百廢待興,特區政府必須重整旗鼓迎難而上,針對過往在管治方面的難點難題對症下藥,找準香港發展的定位,廣納民意惠及民生。商界及市民殷切期盼特區政府能帶領香港,在基本法保障下發揮「一國兩制」優勢,將機遇化為現實競爭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讓港人安居樂業,讓港青未來可期,令香港再放光芒。

(刊於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