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救市快狠準 措施莫遲疑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正所謂「年關難過年年過」,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之際,為了讓經濟發展重回正軌,首要繼續加強預防措施,截斷社區隱形傳播鏈。而政府日前公布,涉及三十五點七億元的第五輪防疫抗疫基金,我認為雖有如「久旱逢甘露」,但對業界而言是「吊命」還是「解渴」?還得看其細節是否到位。

議會新氣象 政局新方向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第七屆立法會本周舉行第一次會議,行政長官在莊嚴的國徽和區徽下,向議員及公眾交代政府架構改組,以及介紹北部都會區的鴻圖大計,並坦誠回答議員的提問。經歷過之前混亂不堪的議會,在完善選舉制度之後,如今立法會得以重回《基本法》對特區政治體制的設計原意,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原則,讓「一國兩制」得以行穩致遠,邁向良政善治。

經民聯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逾100項建議
促派萬元「回歸慶典消費券」
設專項基金提升人均居住面積

經民聯核心成員今日(10日)透過網上視像會議,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2022至2023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書。建議書以「穩疫情 速通關 振經濟 助安居」為四大政策主題,合共向司長提出逾100項政策建議,涵蓋了創科、醫療、金融、房屋等經濟和民生議題。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慶,經民聯建議特區政府推出每人1萬元的「回歸慶典消費券」,以刺激消費,提振內需,加快經濟復甦;又建議設立基金專款推動將人均居住面積由161平方呎增加至200平方呎,再循序漸進增加至215至237平方呎,以解決香港住屋問題。

當機立斷 阻止社區傳播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第五波疫情一觸即發。政府日前宣布收緊一系列社交距離措施,包括今日起禁晚市堂食十四天,我認為,今次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對各行各業帶來不同程度影響,但面對新一波疫情,政府別無選擇,必須當機立斷出招,加強一系列「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措施,阻止社區傳播,減低對醫療系統的負擔。

和而不同 務實論政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明天是二○二二年一月一日,是中央完善特區選舉制度後,新一屆立法會展開四年任期的大日子,我好高興得到香港總商會選民支持,於立法會商界(第一)功能界別選舉成功連任,得票率是八成六,我承諾會竭盡所能,為商界及市民發聲,提出更多切實可行的建議,做好官商民的溝通橋梁角色。

經民聯議員竭力爭取兩地盡快恢復全面通關
冀第七屆立法會迸發新思維新氣象
助香港重新出發

第七屆立法會選舉結果已經出爐,經民聯總共派出8人參選,其中7人成功當選。經民聯向支持聯盟的選民和市民致以衷心感謝,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表示,聯盟新一屆立法會議員今後將繼續盡最大努力,全心全意為業界謀福祉,為市民做實事,當務之急是全力推動特區政府盡快落實兩地通關時間表,爭取逐步擴展每日通關配額,以改善經濟,惠及民生。經民聯榮譽主席梁君彥表示,第七屆立法會將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他衷心期望有經驗的議員帶領新面孔迅速融入議會工作,共同在立法會迸發新思維,創造議會新氣象,讓香港重新出發。

經民聯發佈《加快建屋 急民所急》研究報告
兩大目標九大建議促政府從速建屋
訂人均居住面積具體政策

香港房屋問題極為嚴峻,劏房單位及居民數目持續增加。要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既需要提出長遠的藍圖,也要有立竿見影的措施救「近火」。經民聯今日(22日)發佈《加快建屋 急民所急》研究報告,提出兩大目標:「明確訂立人均居住面積200平方呎」和「爭取10年內開發2,400公頃土地,以增加65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並就從速興建房屋提出九大政策建議(詳見附件),全力促請政府把提高香港人均居住面積成為一個具體的政策目標,以紓解迫在眉睫的房屋問題,回應市民的迫切期待。

健康至上 生活復常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政府流感疫苗計畫正展開,我本周亦與立法會議員一起接種,一同呼籲市民盡快打針。政府積極擴大流感疫苗的資助範圍,鼓勵五十歲或以上人士、長期病患者及學童接種疫苗,既保障健康,亦減輕醫療系統的壓力。近年每當流感高峰期,住院和死亡個案高企之際,市民才慌忙「搶針」,而且接種疫苗後身體需要兩星期才會產生抗體,因此早日接種方能有最佳保障。

訊息傳達 精準易明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近期天氣風雲色變,天文台於不足一周時間兩度發出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其中於「獅子山」襲港期間,天文台被質疑在惡劣天氣下太遲掛黑雨警告,其後預測更存在落差,導致訊息發布混亂,一日內六度更改「落波」預測,令到市民無所適從,各行各業望天打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