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法庭定會作出公正判決 (丁煌) – 評論文章

「佔中九人」案於2018年12月結審,區域法院法官陳仲衡本月9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裁定各被告大部分罪名成立,各人將於明天判刑。九人之中不乏法律界人士,相信他們應清楚地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違法便需要接受法律制裁的道理,被告之一黃浩銘已直言「入獄是必經之路」。

秉承五四精神 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張俊勇) – 評論文章

今年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香港中央圖書館即將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圖片展,以茲紀念。還記得筆者就讀中學的年代,當年老師教導我們五四運動是一場愛國運動。多年以後,筆者也不忘老師教晦,亦希望五四運動的精神得以傳承下來。筆者期望香港的青年人要多了解國家歷史,特別是當年被西方列強欺壓的史實,時刻不要忘記振興中華民族的責任。

社會應沉澱反思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違法佔中」令法治打響警號,佔中背後的策劃人誤導、慫恿成千上萬的年輕人上街,誤導他們只要以「公民抗命」之名即使作出違法行為亦最多判罰霸街等,沒甚麼大不了。促使他們鋌而走險,參與最深者相繼入獄,斷送大好前程。「佔中九子」上周定罪,總算是為「違法佔中」畫上句號,令市民清楚,所謂「公民抗命」,最終還是要為損害法治、危害治安負上法律責任。定罪過後,社會的焦點再不應放在這批發起人身上,而應該沉澱反思:如何修補社會的撕裂,如何可讓支持過佔中的年輕人重新選擇、重回正軌。

打擊黃牛 立法才治本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香港人愛睇show,黃牛黨問題卻困擾業界和市民。其實有關當局和業界一直都十分努力去解決問題,希望有更多朋友可以入場享受睇show樂趣。可是,有關當局今個星期就突然單方面通知業界,話決定咗紅館和伊館嘅show,要下調內銷門票比例。聽就好聽,其實是隔靴搔癢。

商界谷氣有誰知?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違法「佔中運動」已經過去五年,時至本周,法庭終於作出判決,九名「佔中」搞手、參與者及煽動者分別罪成,令他們就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接受法律的制裁。法庭的判決亦從側面反映,社會的運作有一套規章制度。即使有多崇高的理想或訴求,都需要在法律容許的框架之下進行。

空置稅須謹慎處理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樓價高企,不少等買樓的市民,正憧憬政府即將推出的一手樓空置稅,能令市場供應增加及樓價回落。可是,買家們的如意算盤未必能夠打響,因為現時發展商可賣而未賣的單位不多,即使短期內加快售樓步伐,在現時市況下,又會否「大平賣」呢?影響更深遠的是,發展商日後的投地策略及建屋步伐必會更為謹慎。如果將來一手樓供應減少,二手市場又繼續受制於樓市辣招,又何以寄望樓價下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