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對內優先通關為「偽命題」(黃進達) – 評論文章
全球新冠疫情持續,相較兩年前疫情初起,不少國家與地區逐步調整抗疫政策,減低對社會經濟及市民日常生活影響。在香港,目前緩慢上升的四位數字當然不可掉以輕心,但市民已完全適應這種新常態下的生活。筆者相信,只要公共醫療系統維持有效運作,與及科學而適度的隔離措施,香港現時已有條件全面重啟社會運作,尤其是一直香港引以為傲的旅遊業及周邊行業,更是急待復甦,只待抵港檢疫措施略有放寬,即能起動。
全球新冠疫情持續,相較兩年前疫情初起,不少國家與地區逐步調整抗疫政策,減低對社會經濟及市民日常生活影響。在香港,目前緩慢上升的四位數字當然不可掉以輕心,但市民已完全適應這種新常態下的生活。筆者相信,只要公共醫療系統維持有效運作,與及科學而適度的隔離措施,香港現時已有條件全面重啟社會運作,尤其是一直香港引以為傲的旅遊業及周邊行業,更是急待復甦,只待抵港檢疫措施略有放寬,即能起動。
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港視察,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為新一屆特區政府主要官員監誓,並發表重要講話。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對香港未來的發展方向,闡述了重大原則,指明了前進方向,是一篇充滿真理力量的綱領性文獻,對國家和香港特區未來發展,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是香港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的重要里程碑。
內務委會主席李慧琼議員近日在立法會會議動議了一項休會待續議案,讓議員可以就如何落實習主席重要的「七一講話」,開啟良政善治新篇章,反映市民的意見和建議,促進行政和立法機關的良性互動溝通。
我在1997年踏入政壇,先後擔任區議員和立法會議員,2018年獲委任為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回顧過去我從政的經歷,感慨萬千。在25年間,儘管我取得了一些成績,仍不免感到如履薄冰。在去年12月立法會換屆選舉,我在工程界別以76%的得票率勝出,順利連任,既顯示了業界對我的支持和信賴,也反映了業界求發展、拓機遇的強烈意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過,我並非孤軍作戰,早在2012年,我和一群理念相近的工商及專業人士共同創立「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自2016年10月起,我獲推舉繼任聯盟主席,與同仁秉持「工商帶動經濟,專業改善民生」的宗旨,為香港發展出謀獻策,為港人福祉做實事。經民聯現已發展為本港愛國愛港的主要政團之一。
「青年興,則香港興。」習近平主席出席回歸慶典時發表重要講話,特別強調要關心關愛青年人,切實解決青年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習主席對香港青年人的關顧及期望,社會各界深感認同,也以行動積極為青年發展提供支援。我們經民聯一直非常關心青年發展,近年向政府提出多項支援青年發展的政策倡議,並且舉辦多項面向青年的活動,致力為青年發展多搭橋多搭梯。
新一屆特區政府最快在明年下半年提出「北部都會區」詳細發展方案,我對北都的藍圖滿懷寄望。城市規劃是一項立體、多維、複雜的巨大系統。「北部都會區」是未來香港發展的新引擎,若發展得宜,有望一籃子解決香港當前面臨的諸多困境,比如土地房屋問題、青年就業、融入大灣區等等。
過去兩年,社會對於全面通關及全面遏止疫情的訴求高企,然而在現實上,目前從嚴的防疫政策將二者扣上了悖反關係,即認為全面通關即無法遏止疫情。出於社經與社情考量,兩年以來無法自由通行與空流、物流的不暢,已對香港造成相當嚴重程度的損失。
港人熱門移民國家之一英國,近年經歷了較嚴重的政經危機,由首相約翰遜領導的保守黨,最近有多名內閣成員相繼請辭。據統計,至今已有至少54位政府官員因對約翰遜失去信心而辭職,其中包括內閣第三號人物、財政大臣辛偉誠(Rishi Sunak),以及衞生大臣賈偉德(Sajid J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