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復常 盛事之都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新冠疫情持續困擾全世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無可倖免受到衝擊,對於工商界來說,部分企業生意「清零」,部分企業長期「吊鹽水」,現時已到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我認為,要重振香港經濟活力,再次展現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的優越性及吸引力,恢復及打通與國際聯繫是刻不容緩,即使未能一步到位恢復與國際免檢疫通關,至少要朝抵港人士入境後全部家居隔離的目標去邁進。
新冠疫情持續困擾全世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無可倖免受到衝擊,對於工商界來說,部分企業生意「清零」,部分企業長期「吊鹽水」,現時已到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我認為,要重振香港經濟活力,再次展現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的優越性及吸引力,恢復及打通與國際聯繫是刻不容緩,即使未能一步到位恢復與國際免檢疫通關,至少要朝抵港人士入境後全部家居隔離的目標去邁進。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亦是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兩周年。過去兩年,香港國安法切實修補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漏洞,讓香港發展重回正軌,為香港築牢「一國」的安全底線,令港人分享更多香港繁榮發展的成果。國家安全和自由民主法治並不衝突,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市民仍可以繼續依法享有基本權利和自由。其實西方社會和香港一樣,有嚴格的國家安全立法,卻對香港國安法竭力抹黑和詆毀,明顯是採取雙重標準。反而我們香港社會現在要期待的是,特區政府早日完成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確保香港不再受境外反華勢力干擾,履行應盡的憲制責任。
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親自來港主持香港回歸25周年慶典,並發表重要講話,從歷史角度精闢論述一國兩制的由來,以及香港自回歸以來賴以成功的核心制度,我們應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一國兩制的實踐規律,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強調香港必須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以及落實「愛國者治港」,把特區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以守護香港繁榮穩定及香港居民的切身利益,並且保持獨特的地位及優勢,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新冠大流行對各地的社經影響深遠,香港也深受其苦。兩年半以來,香港市民已陸續適應新常態,社會也急需重啟發展步伐,在這個後疫情時期,特區政府與旅遊業界是否已有準備迎接全面通關,筆者整理思緒,闡述對後疫情時期的一些觀察與展望。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圓滿閉幕,非常感謝各界朋友、參展商及市民的支持。為期七日的書展吸引八十五萬人次入場,人均消費上升,我和貿發局團隊十分高興,各界反應熱烈而正面。書展是回歸二十五周年慶祝活動之一,連同「香港運動消閒博覽」及「零食世界」 ,匯聚超過七百家參展商,同場還有「教育及職業博覽」,四項展覽成為今年首個大型公眾活動,在嚴密防疫措施下順利舉行,成功為貿發局下半年的連串公眾展覽揭開序幕。
何時通關是不少市民關心的問題,然而抗疫之路漫長,每一步都要謹慎而行,通關亦要按部就班,有序推進。抗疫成功之關鍵,取決於能否以科學客觀數據及總結過往經驗,與時並進。眼見國家成功的抗疫方針,香港除要吸取經驗學習和配合外,亦要因應本身情況,靈活變通,減輕疫情對重振經濟的影響。
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精闢論述「一國兩制」的歷史意義,讓我們更明白香港從哪裏來、往哪裏去,更堅定了香港長期實踐「一國兩制」的信心,同時鼓勵社會各方團結凝聚,為民眾排解憂難,讓民眾看到生活變好的希望,讓青年人有更好的發展,家和萬事興,人人參與建設美好家園。要實現上述願景,香港社會各界必須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把「共同維護和諧穩定」落到實處。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正式開鑼,適逢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很高興書展亦成為慶祝回歸活動之一。作為貿發局主席,我和團隊都十分欣喜,書展能在疫情下順利開幕並舉行,更非常感謝行政長官親臨主禮,感謝特區政府、合作夥伴、業界以及市民的大力支持。我們希望透過書展為社會帶來正能量,培養青年人閱讀興趣,鼓勵他們終身學習、終身閱讀、增進知識、創造未來。
由特首李家超領導的新政府上場,正值香港由亂轉治、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如何講好香港故事,向世界展示更全面、更多元,是重要及逼切的議題。特區政府應主動出擊,聯同工商界走訪海外,清晰展現香港營商環境的優越性和吸引力;社會層面方面,政府要展現利商惠民的新作風,推動各項經濟民生政策落地,讓種種唱衰香港的惡言不攻自破。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指出,「一國兩制」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確保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不走樣,不變形。習主席強調,「(『一國兩制』)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我認為這是向香港和全國乃至國際社會發出關於「一國兩制」的重大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