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良政善治 香港再創高峰(盧偉國) – 評論文章

我在1997年踏入政壇,先後擔任區議員和立法會議員,2018年獲委任為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回顧過去我從政的經歷,感慨萬千。在25年間,儘管我取得了一些成績,仍不免感到如履薄冰。在去年12月立法會換屆選舉,我在工程界別以76%的得票率勝出,順利連任,既顯示了業界對我的支持和信賴,也反映了業界求發展、拓機遇的強烈意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過,我並非孤軍作戰,早在2012年,我和一群理念相近的工商及專業人士共同創立「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自2016年10月起,我獲推舉繼任聯盟主席,與同仁秉持「工商帶動經濟,專業改善民生」的宗旨,為香港發展出謀獻策,為港人福祉做實事。經民聯現已發展為本港愛國愛港的主要政團之一。

經民聯為青年搭橋(林建岳) – 評論文章

「青年興,則香港興。」習近平主席出席回歸慶典時發表重要講話,特別強調要關心關愛青年人,切實解決青年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習主席對香港青年人的關顧及期望,社會各界深感認同,也以行動積極為青年發展提供支援。我們經民聯一直非常關心青年發展,近年向政府提出多項支援青年發展的政策倡議,並且舉辦多項面向青年的活動,致力為青年發展多搭橋多搭梯。

把握契機 善用北都(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新一屆特區政府最快在明年下半年提出「北部都會區」詳細發展方案,我對北都的藍圖滿懷寄望。城市規劃是一項立體、多維、複雜的巨大系統。「北部都會區」是未來香港發展的新引擎,若發展得宜,有望一籃子解決香港當前面臨的諸多困境,比如土地房屋問題、青年就業、融入大灣區等等。

前三後四鬆頸繩 旅業盡快復元氣(黃進達) – 評論文章

過去兩年,社會對於全面通關及全面遏止疫情的訴求高企,然而在現實上,目前從嚴的防疫政策將二者扣上了悖反關係,即認為全面通關即無法遏止疫情。出於社經與社情考量,兩年以來無法自由通行與空流、物流的不暢,已對香港造成相當嚴重程度的損失。

亂象頻生 移英港人回流可期(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港人熱門移民國家之一英國,近年經歷了較嚴重的政經危機,由首相約翰遜領導的保守黨,最近有多名內閣成員相繼請辭。據統計,至今已有至少54位政府官員因對約翰遜失去信心而辭職,其中包括內閣第三號人物、財政大臣辛偉誠(Rishi Sunak),以及衞生大臣賈偉德(Sajid Javid)。

習主席講話指明香港發展方向(林建岳) – 評論文章

香港迎來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臨香港出席回歸慶典並發表重要講話,充份體現習主席對香港的大力支持,一直將香港的發展和市民福祉放在心上。近日社會各界都認真學習習主席的重要講話,我和經民聯成員日前亦舉行了學習座談會,互相交流體會,也參與不同團體的座談會,跟不同朋友分享得着。我認為習主席的講話不但對「一國兩制」方針作出了重要決斷,闡述了重大原則,指明了前進方向,更對香港各界提出了殷切期望和重要要求。

發展分資源 平衡民生事(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香港回歸二十五年來經歷幾許風雨,隨着實施港區《國安法》及落實完善選舉制度,貫徹「愛國者治港」原則,社會得以重回正軌,可以將心力放在發展未來之上。香港當前急需解決的民生問題,繼續圍繞重振經濟、增加社會流動性及住屋不足的困局,為使資源用得其所,怎樣分配善用,對新一屆政府而言是首個要克服的難關。

堅定信心開創「一國兩制」新局面(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香港並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此時的香港,疫情依然很嚴重,習主席親臨香港,足見他及中央政府對香港是何等的重視和何等的關愛。習主席在港期間出席了10多場活動,這緊密的行程凝結着習主席對香港發展的高度重視。在「一國兩制」實踐迎來新階段的重要時刻,習主席向各界傳遞了中央對香港的堅定支持和殷切希望,為香港注入了新的動力,為香港的未來發展制定謀劃了新的篇章和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