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關顧基層住屋有利人才落戶(吳永嘉) – 評論文章

日前,立法會辯論一項休會待續議案,主題圍繞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重要講話。講話具里程碑意義,為新一屆政府實現良政善治指明了方向。

說到「良政善治」,簡單而言,「良政」是良好政府的代名詞,而「善治」則是治理績效最大化的社會管理模式。「良政」是前提,「善治」是結果。在香港,良好政府的體現形式在於基本法確立的行政主導體制。同時,我們必須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提到「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在「切實排解民生憂難」方面,習近平主席引用北宋文學家蘇軾的文章,「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樂者,同天下之憂。」意思是受用天下之利益的人,也要擔當天下之禍患;享受天下樂處的人,也要分擔天下人的憂難。習近平主席提到,「當前,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變得更好,盼望房子住得更寬敞一些、創業的機會更多一些、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他寄語新一屆特別行政區政府要務實有為、不負人民,把全社會特別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為施政的最大追求。

以存在多時的劏房問題為例,或許前幾屆政府做得未盡理想,本屆政府必須檢討改善,提速解決。劏房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影響的不單是現時全港超過22萬位劏房住戶,更加會影響到香港對境外人才的吸引力。大家或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劏房問題跟我們吸引人才策略會扯上關係呢?事實上,無論是政府的數據,還是坊間的調查,都清楚顯示出這個危機。

統計數據顯示,直至2017年,透過《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居港滿7年而獲得香港居留權的人共4,927人,而2003至2011年一共批出49,021張此類簽證,即僅有一成「港漂」成為香港永久居民,人才流失率近九成。有不少主流媒體亦報道,除了求職困難,高昂的生活成本也是許多內地人才離開的原因。例如,許多港漂居住在僅得40呎的劏房,月租已接近4,000元,令他們留港意願低落。所以,如果解決不了住的問題,即使特區政府向他們每人派發5,000元消費券,恐怕亦無補於事。

去年,本人及經民聯建議制定《香港十年安居計劃》,確立全港市民安居願景指標:將人均居住面積由161平方呎增加至200平方呎,讓市民居住環境有實質性改善,告別劏房等不適切居所,是一個必要、務實、可行的指標!

特首李家超在日前立法會答問會上,再次強調施政要以結果為目標,致力於關顧市民的福祉,尤其是着力解決住屋及跨代貧窮問題,實在令人鼓舞。我相信,只要行政立法精誠合作,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一定不會辜負習近平主席的殷切期望,一定可以開啟良政善治新篇章。

(刊於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