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示威影響社會穩定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近日亞太地區局勢一片緊張,越南示威演變成騷亂,以及泰國軍事政變,除了打亂港人旅遊計畫之外,亦令經貿活動受阻,企業蒙受損失,更令人遺憾的是造成人命傷亡,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近日亞太地區局勢一片緊張,越南示威演變成騷亂,以及泰國軍事政變,除了打亂港人旅遊計畫之外,亦令經貿活動受阻,企業蒙受損失,更令人遺憾的是造成人命傷亡,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立法會大會繼續審議《財政預算案》,激進派議員繼續拉布,不但導致大量議案積壓,更令整個社會陷入財政危機,多項利民紓困措施亦受拖累,影響十分惡劣。隨着政府當局「斷糧」,立法會亦難以倖免。此時此刻,筆者認為立法會不應動用儲備向議員支薪;立法會議員為民服務,與全港市民共渡時艱實是應有之義。
港鐵(00066)近月為社會上了「沉重的」一課,不單止其承建的高鐵項目要大幅延期令全個香港社會付上代價;其處理事件的手法、過程,每一個環節都是上市公司企業管治的極佳反面教材。這個可能要用上百億元買回來的教訓,何其昂貴!
踏入夏季,冷氣一開,又想起電費與電力供應的問題。政府正就「未來發電燃料組合」進行公眾諮詢,提出兩個方案供市民考慮,其一是仿效澳門向內地買電,其二是大幅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至六成。A餐B餐,市民如何選擇?
「互聯互通」繼續是業界最關注的議題,雖然港交所(00388)正陸續為業界舉行工作坊,但本人與業界溝通時得到的訊息,仍然是認為「互聯互通」有很多操作上的問題未能釋除行家的疑慮,更有不少行家擔心,「互聯互通」對他們是「零得益」,更可能要面對內地券商爭飯碗。
橫琴最大的優勢是位置,2016年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橫琴是唯一一個與港澳兩地水陸相連的地方,將成為香港向西拓展的橋頭堡。我認為,應該緊緊把握港珠澳大橋開通的機會,早作規劃,推動香港橫琴兩地合作發展旅遊業,我相信,這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最近兩星期,廣深港高鐵工程的延誤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如今工程遇到不少困難,造成延誤九個月,已是不爭的事實。港鐵的處理手法以及政府的監督工作,固然存在不足之處;但更令人費解的是,港鐵與政府對工程的難度以及多項客觀因素的影響預判不足,應變緩慢。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可謂一波三折。早在審議之初,工程已因收地問題拉鋸多時,耽誤不少時間。此後,公眾大多以為事過遷境,工程順利進行。現在港鐵承認,工程不但嚴重超支,完工時間更延誤兩年,公眾的詫異及失望可想而知。
「五. 一」黃金周甫開始,訪港內地旅客人數是增是減、消費力是強是弱,仍有待揭盅;然而,旅遊界近日頻頻預警,指自由行旅客訪港熱情有冷卻趨勢,酒店沒有逼爆、食肆沒有滿場,零售業或要經歷自○九年以來最困難的一年。
又開始拉布了!這幾年拉布成了立法會的例行公事,市民最初也會關注一下,到現在大家都已經處之泰然,對這些無聊瑣碎的事嗤之以鼻,連傳媒也漸漸不怎樣報道沉悶的拉布,堂堂莊嚴的議會淪為「馬騮戲」的表演場所,令人無奈。